薛马村与雷西村往事追忆

金惠三条塬最东是薛马塬,薛马塬南为薛马村,北为雷西村。薛马村由薛山底、马家村、支家村三个自然村组成,马家村居中,两个村民小组(四、五组),300多口人,薛姓居西,马姓居东。当年,在马南、薛北之间大路旁有座菩萨寺,有丰厚寺产。合作化(1956年)后,用作饲养室、保管室,1976年以后拆毁。一九四九年以前,该村财主薛守乾土地五六十亩,兼有山林,村中屋门朝东,大房三院,厅房、上房、厦子,布局严整。据说,土地改革中,光元宝(银稞有五十两的,三十两的,二十两的,十两的)、银圆就装满了两骡驮子,上缴县财政两千多枚银圆。说明该村相对比较富裕。
马家村西南一里多是支家村,支家村有三个村民小组(一、二、三组),300多口人分散而居。支家村与马家村中间建有薛马小学,村民委员会(大队部)也设在这里。
马家村南一里半是薛山底,与罗庄一沟之隔,南靠车夫峪口,该村两个村民小组(六、七组),300多口人。
薛马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耕地1500亩,250 户,1050人,主导产业为干杂果,2012年人均收入6037元。
薛马村北面是雷西村,由雷西和西沟组成,共三个村民小组。
雷西村北原有一座小庙,庙前有泉水,传说是当年渭南下邽来了三位拾麦的姑娘,在此成了神仙,当地人修庙塑像敬她们……
村中间有一座坐南向北的戏楼,当年常有地方文艺演出,1963年、1964年,当地群众剧团曾在此戏楼演出《夺印》《三世仇》等剧目。雷西村原有一所小学,后与薛马小学合并,在雷西村南、支家村西北建起育红小学。
过去村民多吃窖水,雷西财主李万财有两头骡子,专门从古城沟驮泉水,普通百姓哪能吃起泉水。
薛马塬,行路难,吃水难。改革开放后,公路从薛山底穿过马家村,从雷西村西下塬边通瓜坡井家沟。车夫峪建起10 万多立方水库,管道通村,结束了雷西吃涝池水的历史。
雷西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耕地1300亩,214 户,780 人,主导产业为花椒,2012年人均纯收入8635 元。
邵拉雄
(华州区党校高级讲师)

小师佛庙碑
高振强摄 2017.8 魏志礼、高振强、闫广勤誊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