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的界定及配置

二、车站的界定及配置

车站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1.车站的界定

车站是指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活动中客流集散的场所及乘客出行乘坐列车始发、终点与换乘的地点,是运营企业与服务对象的主要联系环节。车站是线路上供列车到达、出发和通过的分界点,某些车站还具有折返、停车检修、临时待避的功能。因此,要求车站能安全、迅速、方便地组织乘客进出,能全面、可靠、机动地满足运营要求。

图1-1 地铁区间隧道

2.车站的配置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是客流集散的重要场所,因此,车站站点的设置需要兼顾多方的需求。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位置设置需合适,设备需完善,能为乘客提供较好的服务,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

地铁的乘客要靠车站吸引,为最大限度地吸引乘客和方便乘客,地铁车站通常应设置在客流量大的地方,如商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大的居住区及地面交通枢纽等处,同时为便利不同线路间的乘客换乘,在地铁不同线路间及与其他轨道交通交会处也应设置站点。

车站之间的距离选定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站间距离太短虽然方便步行到站的乘客,但会降低运营速度,增加乘客旅行时耗,并增大能耗及配车数量,同时,由于多设车站也增加了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站间距离太大,会使乘客感到不便,对步行到站的乘客尤其如此,而且也会增大车站负荷。一般来说,市区范围内和居民稠密的地区,人口密集,大集散点多,车站布置应该密一些;郊区建筑稀疏,人口较少,车站间距可以大一些。

(2)满足远期运量需求。远期运量需求一般指通车后10~15年的高峰小时客流量,以此客运需求量做设计。个别车站可按极限运量需求(如体育馆、火车站、广场等可能产生突发性密集到发客流)来设计。

(3)预留适当的能力余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能力需求满足高峰时段密集到达(出发)需要,即超高峰时段的需要,并能满足远期运量波动的需要。

(4)尽可能降低投资费用。车站建设能选地面,则不选地下;车站设施以实用高效为主,装饰功能为辅等。因此,原则上在城市中心区采用地下站设计形式,在郊区或城市边缘区域则采用地面或高架形式。

车站的配置应进行多方案比选后,最终确定较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