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行车闭塞法

二、行车闭塞法

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在组织列车运行时,通过设备或人工控制,使连续发出列车保持一定间隔距离安全行车的办法,称为行车闭塞法。

保持列车间隔距离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空间间隔法,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开行列车,即在区间、闭塞分区或轨道电路区段内没有列车的时候,才准许驶入列车;或是前后行列车间必须保持一个列车制动距离加上安全防护距离。另一类是时间间隔法,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开行列车,即第一列车发出后,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发出下一列车。由于按时间间隔法行车,不易严格保持前后行列车间的安全间隔,如果进路办理疏忽或司机操纵不当,容易发生追尾事故。因此,正常情况下,轨道交通采用空间间隔法行车。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一切电话中断时才准许采用时间间隔法,并且要有安全保证措施。

按空间间隔法行车时,行车闭塞法有基本闭塞法和代用闭塞法两类。

基本闭塞法:指使用基本闭塞设备时采用的行车闭塞法。在自动闭塞设备线路上,基本闭塞法是连续发出列车以闭塞分区、轨道电路区段,或者以列车制动距离加上安全防护距离作为安全间隔运行。在非自动闭塞设备线路上,基本闭塞法是连续发出列车以站间区间作为安全间隔运行。

代用闭塞法:指基本闭塞设备因故不能使用时临时采用的行车闭塞法,电话闭塞法是常用的代用闭塞法。

轨道交通采用的基本闭塞设备主要是自动闭塞设备。按信号显示制式,自动闭塞信号系统有三显示带防护区段和四显示两种。按区间线路是否划分固定的闭塞分区或轨道电路区段,自动闭塞信号系统有固定闭塞和移动闭塞两种。

固定闭塞将区间线路划分为若干个闭塞分区或轨道电路区段,列车间隔为若干个闭塞分区或轨道电路区段,列车制动的起点和终点总是在分界点位置,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约为120s。

移动闭塞没有固定划分的闭塞分区或轨道电路区段,列车间隔按后行列车制动距离加上安全防护距离控制,列车间隔是动态的,随着前行列车移动而移动,列车制动的起点和终点均无分界点位置限制,最小列车间隔时间约为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