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迅速、准确、客观的原则。
(2)逐级报告的原则。事故发生在区间时,列车驾驶员应立即报告行车调度。事故发生在车站内或车场内时,车站值班站长或车场调度员应立即报告行车调度。
发生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毒气袭击、聚众闹事、劫持人质及其他恐怖活动等事故,需要报告119火警、120急救中心或报警服务台时,由现场负责人或目击者在第一时间直接报告;如果无法直接报告,则应以尽快报告的原则,向就近的车站或控制中心或上级报告,再报告119、120或110。
2.大面积停电的应急处理
(1)地铁线路发生停电事故时,应沉着镇静,稳定乘客情绪、维持秩序,尽力保证乘客安全。控制中心根据停电影响情况,组织抢修抢险,发布列车停运、急救和车站关闭命令,并及时将灾情向上级报告。
(2)车站工作人员应加强检查紧急照明的启动情况,巡查各部位如升降电梯中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根据控制中心命令清站和关闭车站。
列车驾驶员负责维持列车进站停车后,组织车上乘客向车站疏散。如果列车在区间停车,则利用列车广播安抚乘客,要求乘客不擅自操作车上设备,并立即报告行车调度,按行车调度指令操作。
3.火灾的应急处理
(1)车站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措施
①车站立即向乘客广播发生火灾情况,暂停列车服务,并指引车站乘客有序地进行疏散,撤离车站。同时,向控制中心报告,视火灾情况报119和120。
②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关闭车站的各类电梯,救助受伤的乘客。
③列车驾驶员接到车站火灾通知后,听从行车调度指挥,并通过列车做好乘客广播。
④控制中心接报后,立即执行列车火灾应急程序,扣住列车不能进入火灾车站,保持与驾驶员和车站的联系,并视情况报119和120。
(2)列车在站台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措施
①驾驶员开启客室门、屏蔽门并通过列车广播安抚乘客,引导乘客疏散和使用列车的灭火器进行灭火自救,并确认火灾位置向车站和控制中心报告。
②车站接报后,立即广播通知乘客列车发生火灾情况,暂停列车服务。同时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和引导乘客有序进行疏散,并视火灾情况报119和120。
③控制中心接报后,立即执行列车火灾应急程序,控制好列车间的距离,保持与驾驶员和车站的联系,并视情况报119和120。
(3)列车在区间(隧道)发生火灾时的处理措施
①驾驶员保持列车运行至前方车站后,开门疏散乘客。在运行途中通过列车广播安抚乘客,引导乘客使用车厢内的灭火器进行灭火自救,并确认火灾位置向车站和控制中心报告。
②如列车在区间(隧道)不能运行,则应打开列车的逃生装置,引导乘客有序地往就近车站方向疏散。
③车站接报后,立即广播通知乘客,引导乘客进行紧急疏散,并安排人员前往事故列车接应驾驶员,组织乘客进行疏散。
控制中心接报后,立即执行列车火灾应急程序,控制好列车间的距离,保持与驾驶员和车站的联系,并视情况报119和120。
4.特殊气象的应急处理
(1)特殊气象应急预案分类。根据特殊气象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影响,特殊气象应急预案包含台风、雷雨大风(含龙卷风)应急预案,暴雨应急预案,高温应急预案,大雾、阴霾应急预案,冰雹、道路结冰应急预案和寒冷应急预案六种情况。
(2)特殊气象应急预案启动原则。以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气象预警信号为准。当当地某区域气象台发布相应的台风和雷雨大风、暴雨、高温、大雾和灰霾、冰雹和道路结冰及寒冷气象预警信号后,由责任控制中心在受影响的线路范围内启动相应的特殊气象应急预案。
(3)相应的特殊气象应急预案的解除原则。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责任控制中心可解除相应的特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并向下令启动预案的领导汇报。①当地某区域气象台解除相应的台风和雷雨大风、暴雨、高温、大雾和灰霾、冰雹和道路结冰及寒冷气象预警信号后。②控制中心确认受相应的特殊气象影响的设备已全部恢复正常。
(4)停止某线路段运营的启动及解除程序。①启动程序。当需要停止某线路段运营时,控制中心OCC向运营公司总经理汇报,总经理下令启动。因特殊情况联系不上时,分别依次由运营分管安全、行车组织的副总经理下令启动。②解除程序。当达到恢复某线路段运营条件时,控制中心OCC向运营公司总经理汇报,总经理下令恢复。因特殊情况联系不上时,分别依次由运营分管安全、行车组织的副总经理下令解除。③恢复因台风、雷雨大风(含龙卷风)造成高架或地面路段停运的行车条件:接获气象台取消橙色信号及在过去lh监测到的最高风速低于74 km/h(8级)。恢复高架段行车的程序:首先,组织客车或工程车限速25 km/h进行线路检查;然后,安排专业维修人员跟车检查相关设备设施:确认具备条件后,恢复正常运营服务。
(5)特殊气象发生险情的应急处理原则。①抓住主要矛盾,先全面、后局部,先救人、后救物,先抢救通信、供电等要害部位,后抢救一般设施。②根据需要,各部门积极合理地调动人力、物力投入抢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开通线路,恢复运营。③发生灾害时,应迅速准确地报告事故情况,确保信息渠道畅通。④各部门、员工均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减少损失,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⑤贯彻抢险与运营并重、地铁运输与公交运输系统统筹兼顾的工作方针,在积极稳妥地处理事故的同时,按照总部相关规定最大限度地维持地铁运营或尽快恢复地铁运营。
5.正线车辆脱轨的应急处理
(1)确定脱轨后,控制中心立即扣停开往受影响区域的列车,对已进入该区间的列车,组织其退回始发车站。
(2)控制中心通知电力调度做好关闭脱轨区段的牵引电流和挂接地线的准备。
(3)通知相关线路的车辆控制中心派出救援队起复车辆,启动应急轨道交通公交接驳预案。
(4)控制中心、驾驶员和车站组织乘客疏散。确认具备停电条件后,控制中心组织停电。(5)如在隧道内脱轨,控制中心组织隧道送风。
(6)组织好抢修期间的客车降级运营工作(小交路运营)。
(7)维修调度在接到车辆脱轨事故的明确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车辆抢险队前往事故现场,车辆抢险队员接到车场控制中心DCC维修调度命令时须在10 min内出发前往事故现场。
(8)第一个赶往事故现场的车辆员工,自动成为车辆事故现场抢险指挥负责人,负责现场抢险工作并将所观察到的情况反馈回事发分部车场控制中心DCC,使DCC能够及时获得现场情况,作出有利于抢险工作的人员和设备安排;当车辆抢险指挥小组成员赶到后,现场抢险指挥向车辆抢险指挥小组成员汇报现场情况,并将指挥权移交。
(9)恢复后,必须执行以下的工作。①确认接地线拆除和线路出清后,通知电力调度送电,做好恢复正常运营的准备工作。②组织一列客车清客或工程车前往救援,连挂脱轨列车限速运行进入就近的存车线,待运营结束后再安排多列列车回场检修。
(10)组织备用客车上线服务。
6.大客流应急处理
(1)启动条件。当地铁周边环境影响或因设备故障导致设备能力不足等不可预见的情况造成突发性进、出站客流增大,超过车站设备承受能力。
(2)现场应急处理。车站发生突发性大客流时,由站长或值班站长负责现场客运组织,安排、监督各岗位的职责实施情况。
①根据三级客流控制的原则,站长或值班站长在车站出入口、人闸机组、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扶梯处进行客流控制。
②站长或值班站长及时了解产生突发客流的原因、规模及可能持续时间,合理安排岗位。
③车站行车值班员及时播放相应的广播疏导乘客。
④值班站长及时组织人员维持购票秩序,增设兑零点,对乘客做好疏导、服务工作。
⑤票亭减缓兑零速度。
⑥行车值班员监控15min进站客流变化。如车站现有人员无法应付突发性大客流时,值班站长组织驻站人员参与客流控制,同时安排行车值班员通知公安部门协助,报告行车调度请求支援。
⑦出现特大客流时,车站应立即请示控制中心,要求调派列车直达特大客流车站进行增援。
⑧站台拥挤时,值班站长立即安排其他岗位员工或支援人员到站台维持候车秩序,对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扶梯处进行第一级客流控制,先让下车乘客出站,再放坐车的乘客进入站台,控制进站的乘客人数。行车值班员及站台员工利用广播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时加强对站台乘客候车动态及站台屏蔽门工作状态的监控。
⑨若因设备故障,造成列车晚点,车站乘客拥挤时,车站值班站长安排行车值班员及时通知公安部门协助,安排巡视岗、客运值班员在出入口、票亭及进闸机前摆放立柱告示,告知购票进闸的乘客客车延误信息。同时做好退票和公交接驳的准备工作。
⑩由于特殊气象(如暴雨)导致突发性大客流时,车站值班站长及时安排员工作好滞留乘客的疏散。
需调整本站员工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时,由站长、值班站长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安排;需抽调其他车站临时支援人员时,由站长、值班站长报车务部门生产管理人员,由车务部门生产管理人员协调人员配置。
(3)结束条件。车站客流有效缓解,恢复正常,站长或值班站长宣布结束预案的实施,各岗位员工恢复正常工作,临时支援人员在现场指挥的安排下回原车站、原岗位。
7.隧道疏散的应急处理
(1)驾驶员的应急处理
①列车停车后,应立即播放广播安抚乘客,提醒乘客保持镇定,切勿打开车门跳下轨道,并将列车位置(区间、百米标、上下行正线)及现场情况报告控制中心,或设法联系就近车站。
②接到行车调度通知疏散后,确认疏散方向,并做好疏散准备。
③待车站工作人员到达后,打开每列车疏散平台侧疏散方向的第一、二个车门,组织乘客从该车门下车,通过疏散平台疏散到就近车站。
④广播引导乘客疏散,并协助车站工作人员维持疏散的秩序。
(2)控制中心的应急处理
①控制中心接报信息,确认需进行乘客疏散后,按向就近车站疏散的原则组织乘客疏散。
②通知就近车站安排人员进入区间组织乘客疏散。
③通知邻线列车在疏散的区间限速运行,并注意瞭望和鸣笛。
④按规定开启区间照明和隧道通风系统。
(3)车站的应急处理
①接到行车调度要组织列车区间疏散的命令后,确认疏散方向。
②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得到行车调度同意后,值班站长带领人员进入区间。
③车站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安排人员在列车头部及尾部引导,在正线与入段线连接处、联络通道、疏散平台断开处等关键地点安排人员引导乘客。
④通知驾驶员在疏散平台侧,打开每列车疏散方向的第一、二个车门,组织乘客从该车门下车,通过疏散平台疏散到就近车站。
8.列车故障救援
(1)出现列车故障时,及时组织备用车上线调整运行。
(2)若故障车在车站内,故障车在清客后再与救援列车连挂;若故障车在区间,故障车与救援列车连挂后运行到前方车站清客。担任救援任务的客车,按《行车组织规则》执行。
(3)列车发生故障时,行车调度视情况及时扣停后续第二列或第三列客车在就近设有辅助线的车站内,并做好小交路运营的准备。
(4)发生客车故障救援时,运营遵循有限度列车服务的原则,列车的运行间隔由行调组织调整,在中间站折返至上行线或下行线时,若客车采用站前折返,需在折返站的前一站清客;若采用站后折返,则在折返站本站清客,行车调度必须按要求及时通知本线和另一线车站相关的运营信息。必要时,另一线路行车调度应采取有效措施配合、协助故障线路的行车调度进行救援。
(5)在故障明确,可以进行准确判断后,调度应严格遵循行车组织方案组织。若在各项前提条件不满足,或故障不明确时,应采取机动灵活的措施进行行车组织。
(6)列车救援时,按规定速度推进或牵引运行(驾驶员须按车辆故障处理指南操作相应的开关)。
(7)列车在区间出现故障,若无人引导,原则上不要求驾驶员到后端驾驶员室尝试动车,达到时限后立即组织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