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中外科学文化交流历史文献丛刊》总序
1.汉译佛经与道藏中的天文历法文献整理与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钮卫星教授负责)
2.中西方天文历法交流重要古籍整理与比较研究(东华大学邓可卉教授负责)
3.古代中外生化医学外交流文献整理及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孙毅霖教授负责)
4.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数理科学译著的整理与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纪志刚教授负责)
5.中西物理学及工艺技术交流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关增建教授负责)
6.近现代中外生化医学交流文献整理及比较研究(淮阴师范学院蒋功成教授负责)
7.汉字文化圈科学文化交流的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东华大学徐泽林教授负责)
本书缩略语
上 篇 《虎耳譬喻经》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虎耳经》文本简介
1.2 前人研究
1.3 研究思路
1.3.1 基于文献的历史学考察
1.3.2 总体构想
第2章 《虎耳譬喻经》的汉藏译本
2.1 《虎耳譬喻经》前世今生故事
2.2 汉译佛经目录中的《虎耳经》
2.3 《摩邓女经》与《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比较
2.4 《虎耳经》诸汉译本年代
2.5 《虎耳经》藏译本的初步探索
2.6 小结
第3章 《虎耳譬喻经》中的岁时历法
3.1 时间单位换算之一
3.2 漏刻法与时间单位换算之二
3.2.1 文献材料
3.2.2 漏刻法历史考察
3.2.3 结论
3.3 牟呼栗多名称之一
3.3.1 文献
3.3.2 列表
3.4 牟呼栗多名称之二
3.4.1 尼泊尔本与中亚本文献
3.4.2 比较满月日牟呼栗多
3.5 季节
3.6 小结
第4章 《虎耳譬喻经》中的星宿特性
4.1 文献材料
4.2 星宿与主神
4.3 星宿的族姓
4.4 分野
4.4.1 分野的概念
4.4.2 古代印度的“龟分”
4.5 小结
第5章 《虎耳譬喻经》的占卜预言——以地震预言为例
5.1 中国传统典籍以及佛经中常见的地震理论
5.2 地震占卜相关记载
5.3 《虎耳经》中的地震成因
5.4 《虎耳经》中的地震分类
5.5 《虎耳经》地震占卜体系
5.6 小结
第6章 中亚梵文残本对于尼泊尔梵文精校本的修订
6.1 两分两至
6.2 望日时分
6.3 醍醐天、名称宿、百毒宿
第7章 《虎耳譬喻经》及中印间天文、历法和文学的交流
7.1 根据星占材料绘制文献谱系图
7.2 西域出土的早期宿占文献
1)《虎耳譬喻经》中亚本
2)《虎耳譬喻经》敦煌汉译本
3)《乙巳占》月食二十八宿占残文(P.2536V)
4)《大方等大集经》梵文本
5)《大方等大集经》汉译本星宿占卜
6)复原吐鲁番出土二十七宿经
7.3 从宿占文本探讨中印间天文、历法和文学的交流
7.4 小结:中印间天文历法与文学的交流
下 篇 《虎耳譬喻经》的文本
文本一 《虎耳譬喻经》尼泊尔梵文精校本早期星占史料译注
文本二 《摩登伽经》校注本
摩登伽经卷上
摩登伽经卷下
文本三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校注本
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一名虎耳经)
附录
附录一 二十八宿名称梵藏汉对勘表
附录二《虎耳譬喻经》各版本的星宿主神
附录三 印度历的月份名称
附录四 古代全年星宿值日表
附录五 《虎耳经》度量衡对照表
附录六 本书提要和目录的英译
参考文献
中文
日文
西文
索引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S
T
W
X
Y
Z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