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乙巳占》月食二十八宿占残文(P.2536V)
黄正建先生在《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中判定,P.2536V[11]正是李淳风《乙巳占》残本。《乙巳占》自《新唐志》著录以后,代有著录,但清乾隆年间采访遗书时已不得见,光绪时始有刻本行世,且无异本可校。P.2536V号文书首残尾全,存28行。文书有“月食在中外官占第十八”的标题,尾写“同光贰年甲申岁”(924 年)。通过两文本中“月入太微”[12]占辞比较,可知本卷或即《乙巳占》中的一部分,但篇目不同。本卷写“月食在中外官占第十八”,而传世本《乙巳占》写“月蚀五星及列宿中外官占第十四”。按《乙巳占》的篇目,《玉海》引《书目》说是“序云五十卷,令合为十卷”。后人不信此说,但从本卷的“第十八”到传世本的“第十四”,存在着合并的可能。且在“中外官占”之前加了“五星及列宿”,也应是合并下来的痕迹。《敦煌宝藏》定其名为《星占书》是不确切的。邓文宽先生在《敦煌天文气象占写本概述》中,判断P.2536V与《乙巳占》有共同的来源[13],也是略微保守。
写本中的月食二十八宿占残文,占测月食二十八宿的吉凶,其文字与今本《乙巳占》卷二“月食五星及列宿中外官占第十四”基本一致,但篇目及序号不同[14]。写本不可获取,现将《乙巳占》传世本相关内容列举如下:
月蚀五星及列宿中外官占第十四
月行与木同宿而蚀,民相食,粟贵,农官忧。月行与火同宿而蚀,天下破亡,有忧。月行与土同宿而蚀,国以饥亡。月行与金同宿而蚀,强国战胜亡城,大将有两心。月行与水同宿而蚀,其国有女乱而国亡。
月蚀列宿
月在角亢蚀,刑法官当黜,将吏有忧,国门四闭,其邦凶。月在亢中蚀,君有忧。月蚀氐中,天子疾崩,大臣死,后恶之,公卿大夫有忧。(日同。)月在房蚀,王者有忧,昏乱,大臣专政,有忧病。(日同。)月在心蚀,王者恶之,王子、庶子及三公忧。月在尾箕蚀,君族有刑。若御妾有坐,后主忧,御车乘人当黜。月在箕蚀,为车骑发。月在斗蚀,将相有忧饥亡。(日占兵起,余同。)月在牛蚀,其国叛兵起。(日同。)月在女蚀,邦有女主忧,天下女工废。月在虚蚀,邦有崩丧,天下改服。月在危蚀,不有崩丧,必有大臣薨,天下改服,刀剑之官忧,衣履金玉之人有黜。月在室蚀,为士众乏粮食。月在东壁蚀,阴道毁伤,不能化生,有黜削之罪,大臣有戮,文章者执。月在奎蚀,聚敛之臣有黜者。月在娄蚀,皇后犯逆。月在胃蚀,王者食大绝。或曰大将亡军,委输之臣有罪,皇后忧。月在昴蚀,大臣诛,贵女失势。(与前蚀二十八宿同。)月在毕蚀,有边使者凶,若边臣诛。月在觜参蚀,旱,贵臣诛;月在觜参蚀,主兵之臣当黜。月在井蚀,主水官、五祀之官有忧,大臣诛,皇后不安,谷不登。月在鬼蚀,贵人失势,臣有忧,天下不安。月在柳蚀,大臣忧黜。月在七星蚀,正阳亏太阴,皇后贵臣暴诛,国大饥。月在张蚀,贵人失势,皇后忧,与蚀鬼同占。月在翼蚀,忠臣见谮言,清正者亡。(与上二十八宿同。)月在轸蚀,贵臣亡,皇后不安。(日同,又与上二十八宿同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