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虎耳经》中的地震成因

5.3 《虎耳经》中的地震成因

古往今来,地震一直是人类的重大自然灾害。印度次大陆,北部有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接,造山运动频繁,地震时有发生。在古代印度,人们对于地震的理解,构成印度古代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古代印度人对于地震的成因是如何理解的呢?在《虎耳经》中有如下的记载:

大地为四大王所持,即过增、清净、增长、耳明。四大震动大地,即水、雷[13]、风和火[14]

《虎耳经》分析地震成因时,使用了神话故事性质的描述:大地为四头大(象)王所支撑,名字分别是增长、清净、增长、耳明。四大震动大地,即雷、水、风、火。这四大所用的是“mahābhūta”这个词,就是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印度古代文化中,一般来说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是地、水、火、风、空这五种元素。这里的雷,神话角色中是因陀罗,即手持金刚杵的天空之神,推测雷是代表“空”。其他四种元素的作用,使大地产生地震。

关于地震的成因,在《广集》第三十二章中有独特的解释,总结如下。

(1)有人认为是海怪的移动,导致地震;

(2)有人认为是支撑大地的四头大象需要休息,导致地震;

(3)有人认为是狂风撞击大地或其他不可知因素,导致地震;

(4)有人认为是大地母亲为长翅膀的大山所扰,向雷神求助,于是雷神率领水神、风神、火神来震动大地,砍掉翅膀[15]

《广集》与《虎耳经》相比,地震成因多了海怪与狂风撞击大地两种。而雷、水、风、火震动大地,在《虎耳经》中,只有一句话,《广集》有五句,将前因后果叙述得清清楚楚,为读者模拟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神话故事。不过《广集》中占大篇幅的是,四大神撼动大地母亲引起地震的故事。《虎耳经》唯一的一句“四大震动大地,即水、雷、风、火”,与《广集》地震起因的叙述要点是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