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学》简介
《玉雕学》这本书是由何马 著创作的,《玉雕学》共有149章节
1
序一 和合为玉——何马新著《玉雕学》序言
Preface 文/许正龙 欣闻《玉雕学》一书即将付梓,可喜可贺! 20世纪90年代,何马君来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雕塑专业,其求学经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回...
2
序二 值得重视与关注的“玉雕学”
Preface 文/岳峰 中国的玉石雕刻无论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还是作为一种技艺门类,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渊源长流。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而且越发...
3
序三 雕刻实践中不断探索
Preface 文/张錩 何马出生在闽东海边的农民家庭,从小就体验过捏泥、画画、雕刻的乐趣,高中时在福州接受过良好的美术教育。在他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寿山石雕...
4
前言
Preface 玉,能雕吗? 人类使用玉石的历史,远比陶瓷、绘画早,为什么直到现在才被当作艺术来重视呢? 什么能量驱使古人去琢磨这么坚硬的材料? “玉雕”当代核...
5
目录
目 录 序一 和合为玉——何马新著《玉雕学》序言 序二 值得重视与关注的“玉雕学” 序三 雕刻实践中不断探索 前言 第一章 玉雕学概论 第一节 玉雕的定义 一、...
6
第一章 玉雕学概论
玉石雕刻是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作为玉文化的载体,玉雕是迄今为止最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潜润在地质变化、人类变迁、文明形成、宗教信...
7
第一节 玉雕的定义
...
8
一、玉的概念
玉,也习惯说成玉石。玉石的种类很多,按照产地分类,如和田玉、寿山石、独山玉、岫岩玉、密玉、青田石、析木玉、昌化石、仙游石、老挝石等。按照矿物成分分类的,如叶蜡石...
9
二、玉雕的概念
玉雕,可以理解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起来香》 昌化石 福建福州 何马 作 狭义的玉雕指的是硬质玉石的雕刻,如和田玉、独山玉、岫玉、翡翠等雕刻。和田玉雕刻的...
10
三、玉雕专业名称的确立
随着国力的强大,中国与全球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各国的眼光聚焦在中国,中国文化艺术对外的渗透力逐渐增强。近年来世界各地不断出产玉石,并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市场。玉雕...
11
第二节 玉雕学的学科创立意义
民间技艺发成一门学科,古来有之。如隋代的长短句发展成宋词;西域的胡姬舞蹈发成展霓裳舞;中国古典音乐《梁祝》进入国际的音乐会;文字契刻发展成书法艺术;岩画记录发展...
12
一、如何看待当今的玉雕技艺
从前的民间手工艺发展,大体上以当地的人文特性为主导。隔山如隔海,隔行如隔山的旧时代,地方艺人埋头苦干,对外界文化思想的摄取很少,甚至存在排外的现象,这对保存特色...
13
二、玉雕学的概念
(一)玉雕作为技艺的学科 1.现代城市发展与玉雕行业的生存矛盾促进玉雕技艺变革。 一方面随着社会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玉雕的从业队伍不断壮大,玉雕成为一门赖以生存...
14
第二章 玉石雕刻沿革概论
玉雕作为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其中承载着玉文化和石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作为文化艺术延续并发展至今的只有中国。也只有中国才形成玉雕和玉石文化的概念。...
15
第一节 古代玉石制品概述
...
16
一、中国古代玉石制品分布概况
玉石雕刻表现为石器、玉器,或说玉石作品、玉雕,一种以玉石为载体的文化产物必然有其缘起、发展的过程。玉器的产生得益于新石器时代制作工艺的延续和再发展,在生产资料不...
17
二、石器时代之孔见
石器时代,石和玉不分家。造型粗陋的早期玉雕,是极简风格的参考资料。 最初期的石器是随机捡用,用来砍砸和投掷。通过砸、磨两道工序造成锋利的“刀刃”是一个进步,用于...
18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玉雕
站在地上遗址的博物馆看着玉器辉煌,到了夏朝却如远山轮廓上最后一缕夕晖。红山文化的余光照在二里屯的遗址上。牙璋、玉戈、多孔玉刀、玉圭……阴刻直线排列、交织成简单的...
19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雕
春秋时期礼器使用大大缩小(仅从文物出土的资料来看)。玉璧使用广泛,功用从“礼天”转为维系权贵之间变化无常的诚信。性质从“神品”到“礼品”转变。玉器雕琢的弧线运用...
20
五、汉玉
汉玉是中国玉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远接夏商周,紧承“秦制度”发展而来。可以说汉玉是“华夏文化”的缩影。汉玉可以代表汉文化,但“汉文化”不足以代表“汉玉文化”。...
21
六、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软质玉石利用
这个时期,在战争频繁中并存安宁,时局动乱迫使能者退隐。此时“治玉”已经向“玉雕”华丽转身。犹如道家的高频传递不但不能外显,还要隐遁到人间烟火之外。“治玉”的质朴...
22
七、隋、唐时期的玉制品
隋、唐至五代的工艺美术史中,几乎没有玉雕方面的记载。在诗歌中留下玉杯、玉枕、玉笛、玉殿等词汇。古老玉器的风骨在此时期突变,变得如乐舞中的飘带。一脉相承的古代玉器...
23
八、宋、元时期的玉石雕刻发展
唐宋的诗词似乎没有影响到玉雕。却在绘画中为玉雕留出间接的参考。玉雕的立意都是祈福,纳祥的寄寓。“玉必吉祥”从此开始影响到后代。 官方对玉石的大规模开采、制作,大...
24
九、明清时期的玉石雕刻
明清时期的玉雕多是仿制前人的器型,但气质和气息柔弱乏味。几万年的玉雕能量似乎都被太湖吸收,玉雕的技艺传承精华在太湖边滋养着温文尔雅的苏州玉工。 明末宋应星在《天...
25
十、近现代玉石雕刻
沿着古老文脉而来,在中国文化艺术的大河中默默滋养几万年,玉雕以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盛世的一份献礼。 北京玉雕、海派玉雕、苏工、寿山石雕、青田石雕、翡翠雕刻(揭阳工...
26
十一、国外玉石雕刻
国外虽然没有玉雕和玉文化的说法,但也有久远的历史。比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中,曾出土公元200年至1524年的少量玉雕制品,纹样与中国玉器的纹样类似。其中玉雕“人像...
27
第二节 各种玉石雕刻
...
28
一、硬质玉石雕刻
(一)和田玉雕 和田玉雕发端于石器时代,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工种之一,和田玉雕群体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苏州、新疆、扬州、南阳镇平等地。 和田玉雕讲究“量料取材,...
29
二、软质玉石雕刻
(一)寿山石雕 寿山石雕的间接渊源,也在古老的石器时代。传到南北朝时只剩下“卧猪”身上的“汉八刀”的影子。从南北朝到清代初期之间虽然没有物证可以证明传承的连贯性...
30
三、观赏石雕刻
(一)观赏石雕刻概述 “观赏石是自然形成且可以采集的,并具有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它蕴涵了自然奥秘和人文积淀,并以天然的美观性、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