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皮色的性质
2025年09月26日
一、玉石皮色的性质
玉石在二次生成过程中,山料的表面沁入各种元素的成分,使得表层附着各种皮色。在地质运动中,山料解体,随滑坡流转,或被冲到河道。表面被撞击摩擦,使得棱角被磨圆,同时沁入各种物质的元素。形成单体有皮色的独料。皮色和表皮质感也是判断玉石质量的依据之一。
玉石的皮色可谓五花八门。不同玉石种类的皮色有各自的名称。大体上可以按照色彩、质感及综合皮色来划分。
1.按色彩的色相分:红皮、黄皮、褐色皮、黑皮、白色皮、灰皮、花色皮、青皮等。
2.彩度、明度及色阶的过渡变化。比如红色皮,红色从深到浅的不同变化。红色到黄色之间不同过渡变化。红色与其他色彩的交融变化。其他色彩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况。
《点点滴滴》 寿山石 何马 作
3.表皮的质感变化。有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凹凸感所致。如皮肤状肌理,颗粒状肌理,线状的肌理,指甲印肌理,起伏状肌理等。
4.掺杂纹理的皮色。表面有质感、有纹理,还有色彩变化。
5.皮层的厚度。表皮的厚度有利于表现层次感。
6.表皮的硬度。决定皮层的镂空程度。表皮的韧度决定细工的发挥程度。
7.皮色的光泽度。用来参考磨光程度。
8.皮层的透明度。决定作品的视觉效果,细工的清晰度。有的玉石的表面看有水线,其实沿着水线的一侧剥开,呈现出来是薄薄的透明层。
9.皮层的深浅位置。有玉石开进去后发现里面蕴含有色层。这样的色层是因为沁色是通过原来的裂缝进入的。
独料的珍贵不仅是形成的难得,还包括独料埋在地里与河道的交融中,长期得到水分的滋养,质地更加温润。没有棱角的外形,犹如历经岁月的圆融。温润、圆融是“落尽豪华现质朴”,再加上皮色,敷上文彩,朴而不素,文质彬彬。
文质和玉质,文采和纹理色彩,人性和物性何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