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宋、元时期的玉石雕刻发展
唐宋的诗词似乎没有影响到玉雕。却在绘画中为玉雕留出间接的参考。玉雕的立意都是祈福,纳祥的寄寓。“玉必吉祥”从此开始影响到后代。
官方对玉石的大规模开采、制作,大量仿造古玉,设立管理机构。软质玉石被寺院采来制作佛教日用品。“宋朝使用和田玉的规模超过了唐代。据《宋史·于阗传》和《宋会要辑稿·蕃夷四》记载,于阗不仅经常向宋贡玉,而且在贡品中常列首位。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说:“国朝礼器及乘舆服饰多是于阗玉。’说明统治阶级多用和田玉。”[8]
福建寿山石1500年前被作为雕刻石,南宋时,已大规模开采,到元朝价值倍增。与青田石雕一样,在南方寿山石替代硬质的玉,独自开展新的玉雕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