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序一 和合为玉——何马新著《玉雕学》序言
序二 值得重视与关注的“玉雕学”
序三 雕刻实践中不断探索
前言
第一章 玉雕学概论
第一节 玉雕的定义
一、玉的概念
二、玉雕的概念
三、玉雕专业名称的确立
第二节 玉雕学的学科创立意义
一、如何看待当今的玉雕技艺
二、玉雕学的概念
第二章 玉石雕刻沿革概论
第一节 古代玉石制品概述
一、中国古代玉石制品分布概况
二、石器时代之孔见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玉雕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雕
五、汉玉
六、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软质玉石利用
七、隋、唐时期的玉制品
八、宋、元时期的玉石雕刻发展
九、明清时期的玉石雕刻
十、近现代玉石雕刻
十一、国外玉石雕刻
第二节 各种玉石雕刻
一、硬质玉石雕刻
二、软质玉石雕刻
三、观赏石雕刻
第三章 玉石雕刻的基础教育
第一节 相玉
一、“相玉”的名词含义
二、相玉的方法与用意
第二节 物缘
一、何谓“物缘”
二、确立物衍生态观
三、玉石雕刻是一种物衍形式
第三节 玉雕素材的积累
一、要养成留意生活素材的习惯
二、准备好生活素材剪切板
三、玉石材料的启示
四、改造旧题材
五、手绘记录素材
第四节 玉雕造型基础训练
一、树立玉雕造型概念
二、玉雕造型的基础训练
第五节 玉雕的构思设计
一、玉雕设计理念
二、旧题材新用法
三、玉雕的构思设计
第六节 玉雕的基础教育法——“素描法”
一、生存环境的需要
二、“素描法”定名
三、“素描法”的实际操作
四、“素描法”的发展和衍变
五、“素描法”的成效
结语
第四章 玉石材质语言的运用
第一节 玉石的材质语言概念
第二节 解读玉石的材质语言
一、玉石的形体语言
二、玉石的色彩语言
三、玉石的质地语言
四、玉石的纹理语言
五、玉石的光影语言
六、玉石的气味语言
第三节 玉雕造型语言表达
一、形生势成
二、感情色彩
三、文“质”彬彬
四、金声玉振
五、和光鉴影
六、顺“理”成章
七、回味无穷
第四节 玉石的皮色运用
一、玉石皮色的性质
二、玉石皮色的文化性
第五章 玉雕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雕琢
一、硬质玉石的雕琢
二、软质玉石的雕刻
三、运刀
第二节 玉雕的摆放与展览
一、包装
二、衬托
三、玉雕的艺术装置
四、玉雕的展陈
五、系列展
第三节 刀触
一、触及玉石雕刻创新的突破点
二、触目惊心于“油亮”下的积习阴影
三、触动玉雕表达的情感细胞
四、触类旁通
第六章 玉雕美学
第一节 玉石的材质美
一、色彩美
二、质地美
三、纹理美
第二节 玉石的造型美
一、仿真之美
二、手感美
三、装饰美
四、意象美
五、自然美
第七章 玉雕意象化
第一节 意象
第二节 流形化势[1]
一、流行化势的概念
二、“化势”的两个层面
第三节 留意万象
第四节 形意相成
第五节 意外收获
一、一意孤行
二、意在笔先
三、意味深长
第八章 玉雕的思想维度
第一节“思”和“想”
一、思维
二、找思维线索
三、从思到想
第二节 思想网格
一、“生命观”的假设
二、感受思维的存在
三、整理被格式化的思想网格
第三节 解构玉雕创作思维
一、玉石创作的两个思维结点
二、玉雕创作中的思维惯性与解构
三、调节玉雕创作的思想维度
四、思维以生命体的能量形式存在,以意识状态运行
五、玉雕的创新
第九章 玉雕的诗性
第一节 玉是大自然的诗性
一、玉的材质语言特性
二、解析玉雕的诗性
三、玉雕诗性的作用原理
第二节 玉雕是大自然的诗意
一、诗意运作原理
二、玉石的诗意感召
第三节 玉质诗情的异质同构[1]
一、异质同构在玉雕的概念
二、文质彬彬,诗赠君子
第四节 玉雕诗性的空性境界
一、玉雕诗性本来无一物
二、玉雕是最美妙的人生经历
三、玉器时代诗意般地到来
附录 一技安身命,三生谐物缘
第一场:改行的农民工
第二场:三角桥
第三场:一触即化
第四场:怎么成了春风?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