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汉玉

五、汉玉

汉玉是中国玉雕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远接夏商周,紧承“秦制度”发展而来。可以说汉玉是“华夏文化”的缩影。汉玉可以代表汉文化,但“汉文化”不足以代表“汉玉文化”。秦代是人类历史重大变革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都为后世开辟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参照模板。日益兴盛的汉代玉器,与其他文化门类一样,雕塑辉煌宏大,玺印厚朴雅丽。汉代的各方面发展都为后世提供厚实的基础。汉玉承前启后,多姿多彩的局面就是在这氛围之中拓展开来。

中华文化发展到汉代出现两极分化。没有被灭绝的先秦思想,在社会太平时重获生机,积极而谨慎地拓展。一方面集中而深入地整理历代诸子百家的精华并完善,如医学(养身、针灸、内外科、药方等)、易学、方术、巫术、丧葬等。另一方面仕途追求成为社会化的常态,先秦留下的各种“术”用在提高生活层次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并逐渐沦为粉饰个人能力的体现,并成为社会主流。于是文化精致化逐步脱离本质,如文赋、谶纬、颂功、等级、吏制等。

兴盛繁荣的西汉开疆拓土,西行路线促进和田玉的开发。同时河南南阳独山玉开始开采。辽宁岫岩玉成为装饰品的主要玉料。如2000片岫岩玉缀成西汉的金缕玉衣。

汉玉造型的突破,取决于人文结构的变化,题材虽然沿用旧式,用途和内容已经改变。圆形的玉璧在汉代“一边突起”成为拱璧。摆件、剑的构件、随葬品的数量有所增加。玉器成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财富的象征。

汉螭和“汉八刀”是汉代玉雕的经典。但这种极简的玉雕切法,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展过。汉螭表现为螭龙、螭虎两种形式。螭龙形态丰富优美而有骨气,刀法方中带圆。螭虎造型厚重,刀法圆润。“汉八刀”表现在“卧猪”上,造型简约,刀法洗练。是极简风格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是开启了后来的玉雕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