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装饰美
2025年09月26日
三、装饰美
(一)装饰美形成原理
经历了写实的训练,审美能力随着技法表现力的加强而提高。审美对象被概括性地美化。装饰美由此形成。比如“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由再现(模拟)到表现(抽象化),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正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正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1]
把玩式印章 何马 作
(二)装饰美是玉雕的基调
从古至今流传于世的玉雕作品,绝大多数都以装饰形式体现。装饰化的造型块面明朗,线条简练,更能体现玉石的材质美。
(三)装饰美是名贵材质的体现需要
设计名贵的玉石材料,构思时就已经根据材质的特性做出高度的提炼。此时已经把造型装饰化。
(四)装饰化到极致就是抽象
如果增添纹样的发展为时间脉络,那么材料的体量就是局限。
如果装饰一直细化,一定有细不了的时候。即使还能细化,细到超出视力范围,也等于没有雕刻。那么只有一个方向是无限的——“抽象”,把“像”一点点“抽掉”。
“抽象”仍然是有“象”的存在,只是把具象部分抽取,以避免掉进“名相”暗示。所以抽象不是留白的状态。比如把思想、情绪、空气、阳光等理解成“抽象”是不合理的,或许可以试用“空象”。
鸟装饰把玩式印章 何马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