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创作的两个思维结点

一、玉石创作的两个思维结点

(一)把玉雕成什么?

把玉雕成什么?在开始玉石创作前都会先这样问问自己。其实,雕刻作品的过程中容易养成迎合心态,把重点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以利己,其技艺演化的意识趋向社会化、世俗化。可能导致盲从、投机、伪饰的群体意识。

玉雕,正是沿着这样的意识形态发展而来,已经到了审美的闹区了,到了良知的警戒线,同时也到了人文形态转型的时代。

(二)怎么雕玉?

启动调节意识,养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调节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技艺演化的本质是万物生态化。由于每种材料都有特性,启动“怎么雕玉”的意识,是在共生群体中彰显个性。自然地创新、创意,滋养平和、自然的心境。

兹摘录旧作,用来说明其中关系:

本自空灵转六尘

形成互济有缘人。

琳琅悦目心花放

物类相生一段因。

注解:

①六尘,是佛教词语,认为人通过眼睛、耳朵、鼻字、舌头、身体、意识而感受到色、声、香、味、触、法,如灰尘一样它染污本来清净的心。

②心花,源自《圆觉经》:“心花发明照十方刹。”成语心花怒放亦源自佛典。

③物类相生,指的是人和万物相生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