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维
(一)管理思维
思想最难管理,管得住人却管不住思想。思想好像小鸟那样飞来飞去、跳来跳去。在人的视野中,鸟儿忽然就出现,一会又不知飞哪儿去。若想玩鸟,关在笼子里的鸟儿展翅飞翔的特性是体现不出来的。古人知道系一根绳子就可以玩。于是发明一个字“维”字。“维”的甲骨文写法是:,像在鸟的脚上系绳子。维字偏旁“纟”,甲骨文写作:
,指丝织的绳子。“隹”:
,甲骨文和鸟字初期写法相似,鸟写作:
。“隹”字的下方加“又”,“又”的篆文是手拿捏的形状,如:
,成了一只的“只”字,繁体字为“隻”。隻的原义应该是一只手抓住一只鸟,两只手各抓住一只鸟,就是“双(雙)”。
上古的鸟和隹的读音差不多。现在闽东还保留这读音。“鸟”的韵母是“ao”,与“道”的韵母一样。唐代以前也有这读音。庄子的《逍遥游》中,就是借助语言读音的特性,来寄寓道。所以叫“寓言”。
“思维”,从字面上看,就是管住思绪的意思。而玉雕的“雕”字,也和鸟有关系,其偏旁“佳”,即是短尾巴的鸟。“周”有围、密、周到的意思。可见,“玉雕”一词,本就包含这思维管理的意义。
(二)维系
由于文字使用的习惯,许多字的原来字义已经改变,但字义已有长期的认识基础,有的字偏旁后来虽然去掉,仍然知道其中的意思。所以“隹”字一直蕴载尖锐、集中、结实、单一、凝聚的意思,指示事物的密度。如:锥、椎、堆、准等。
《书·大禹谟》记载:“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唐·刘禹锡《陋室铭》提到:“惟吾德馨”,如果“惟”只做副词的“唯一”解释,显得很单薄,这里强调的是心思的程度。上古用字,一个字可能表示一个名词,也可能是这个名词内容所相关的动作和现象。
按上述,惟的本义应该是“集中思想”,《说文解字》《辞源》《辞海》指的都是引申义。不使人心涣散,叫维系人心。而思想需要维护。
从文字学角度看,雕和维同源的,两个字的深层意义有想通之处。“雕”的“周”字,有周全,周密之意,所以“雕”也蕴含维系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