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界定
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的基础。但是,在学术理论界讨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时却存在一定的分歧。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个[1]:
第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所有外部因素,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社会环境,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者人为创造的一些教育环境。
第二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存在广义和狭义两个维度。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改造和重组的,对教育对象产生感染、激励、鼓舞、促进作用的环境。
第三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环绕在被教育对象周围、能对被教育对象产生影响的环境。
第四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处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部条件两个方面。
通常意义上的环境是指环绕在某一主体并能实施某种影响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事物或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环境是不同的。这里从“元问题”“元理论”的角度出发做出探索的考虑,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环绕在被教育对象周围、影响受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具体来说,这个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起作用的诸因素总和,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中心,只有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联系的外部条件才可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的区别,即前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处的各种社会大环境和教育者创设的各种具体小环境。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系统,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全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广泛而复杂,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要素的复合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静态环境与动态环境、外显环境与内储环境、群体环境与个体环境、间接环境与直接环境等的有机统一。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全过程的影响是自发的。既包括自发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生理因素、智力素质、气质、性格和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方面的外部影响,也包括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变化和选择、载体的变化、效果的评估等内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