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二、媒介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媒介环境在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失范。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在各种信息充斥的媒介环境中很容易迷失自己,尤其容易受到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长此以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很可能产生倾斜甚至走向另一端。

第二,由于媒介环境中各种信息泛滥,陈旧过时的、色情暴力的、虚假雷同的还有网络病毒,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沉浸在一些垃圾信息中,养成颓废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导致他们的道德责任感的削弱,自由意识泛滥。

第三,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的自我封闭,淡化人际关系。信息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的高度发达对大学生造成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更倾向于利用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交流,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往,造成人际情感的冷漠,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四,容易导致大学各种心理问题。传播学认为,社会传媒本身有对人造成麻醉的功效,作为青少年的大学生好奇心强,抵抗力弱,很容易沉溺其中,不思进取,对身心健康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6.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9.

[3]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

[4][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29.

[5][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