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方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体在环境优化过程中为达到一定优化目标所采取的认识和实践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过程中,环境主体对环境客体的优化活动主要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即认识客体的活动和改造客体的活动。这两个环节都存在方法的问题。认识客体的环节涉及认识方法,改造客体的环节涉及实践操作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实践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同时正确的认识也为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活动既需要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方法指导其认识过程,也需要具体的科学技术方法运用到其实践过程中去。

(一)舆论导向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必须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要用正确的舆论开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国家宏观层面上,党和政府要牢牢控制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权,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从而营造好有利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舆论环境。从学校微观层面上,学校要做好正确舆论的宣传引导,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弘扬正气,抵制打击歪风邪气,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校内部的舆论环境。

(二)利用优势法

利用优势法是针对某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尚未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宝贵优势,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无法发挥其功效的情况而采取的方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环境间呈现出明显差异,利用优势法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当地的有利条件。像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良好的经济基础,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精神环境和信息环境;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可以利用当地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深刻影响,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方面的教育。运用利用优势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千篇一律。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突出优势,形成自身特色。

(三)活动优化法

活动优化法是通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以形成良好的微观环境氛围。例如,开展文明寝室活动,在全校或全院营造文明的寝室环境氛围;开展迎奥运系列活动,营造爱国主义的环境氛围;开展抗震救灾活动,营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环境氛围,等等。随着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活动的开展,大学校园的微观环境就可以得到优化,并且还能够通过宣传报道以及其信息传播途径,向社会产生辐射影响。

(四)比较鉴别法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要通过对环境因素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才能鉴别出不同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作用和效果。纵向比较是把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与过去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与创设的新环境影响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进行优化。横向比较是对正在发生影响的各种现实环境进行比较。通过对环境影响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比较出好坏优劣、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做出优化选择,为改变环境、创造新的环境提供依据。

(五)积极转化法

积极转化法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优化方法。由环境发展所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够显现出真正的效果。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效应,都不会呈现出立竿见影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就是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敏锐地关注各种环境发展变化动态,对于新情况和新问题冷静分析、积极应对,将环境变化中的有益影响因素放大,而将潜藏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努力转化成可以有效控制的部分。

积极转化法就是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利状况,将“坏事变成好事”。一方面,充分发挥优良环境的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环境的发展;另一方面,使恶劣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从而不至于造成更大范围的损害。

(六)情境设置法

情境设置法是为了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某些具体情境中的应对适应能力,而人为设置一些虚拟或模拟情境的方法。情境设置法类似于有些学者提出的环境选择实验法。所谓环境选择实验法是根据培养某一方面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的需要而特意创造相应客观条件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环境设计逼真,形象具体,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因而这种方法比抽象的文字表述更富感染力和教育性。

目前,情境设置法不仅应用于学校课堂教学上,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过程中。“生存训练”“军事训练”“模拟法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提供了现实的宝贵经验。

(七)环境隔离法

隔离法是把不良环境因素相对隔离开来,从而使大学生尽可能少受不良环境影响的方法。隔离法有围墙隔离法、信息隔离法等。在开放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从整体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隔离不是隔绝,隔离只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隔离。

从严格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优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是一种方法组合,因为任何单一的方法所产生的效力都是有限的,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却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我们在讨论某种优化方法时,必须是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环境中某一方面的特殊问题或主要矛盾而言的,否则,无的放矢的空谈对于实际的优化工作指导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