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1]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在人与环境之间搭建了互动的桥梁,在人们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环境一般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与人的实践密切相关的环境,应该从人的实践活动角度去理解,即社会环境。从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两部分。本章内容将从宏观环境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分析研究。

宏观环境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占统治地位的大环境,是一种能对人的思想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社会环境。它独立于人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之外,具有客观实在性。列宁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是物质的、客观的、实物的。我们必须将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去确证,去理解,而不是只是从感觉直观层面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条件、时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客观实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