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的特点

一、家庭环境的特点

首先,家庭教育影响具有先主性。它指的是家庭教育影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奠定其接受教育的基础。家庭影响在儿童的生活习惯、语言发展、行为模式、最初的道德观念、性格态度的发展上,表现出显而易见的铭刻性,这种铭刻性的品质给他们终身发展打下了不易改变的印记。

其次,家庭对子女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它主要是通过情感的影响和经济的制约来实现的,具有特殊的亲切感和依赖性,并使子女和双亲的联系成为利益一致、休戚与共的依赖关系,在教诲子女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权威性。

再次,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这种接触一般属于正式的和高频度的,可使子女在轻松自然、不受拘束的状态下接受影响,因此,大大增强了家庭教育影响的效果。

再次,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家庭教育作为一个过程,是与家庭生活合而为一、联于一体的。儿童生在家庭、长在家庭,与家庭成员朝夕相处、休戚与共,家庭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也都包含着教育的作用,而教育子女,又成为家庭生活中经常性的活动。家庭教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正规的、有着严密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它与家庭生活各方面交叉渗透,随着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受教育者发展的现状不断地变换着形式和内容。家庭中教育和生活的这种统一性,决定了家庭中教育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意识到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家庭的其他因素,如家庭自然结构、双亲职业、社会地位、物质条件、期望水平、家庭气氛、生活习惯、志趣爱好,等等,也同样有力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教育作用,最终形成其相应的个性、态度和品行。由于家庭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统一性,家庭的教育影响才永远带有连续性和潜移默化的性质。

最后,父母对子女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正是如此,与子女朝夕相处的父母就可以通过子女的一举一动和言谈去把握他们思想活动发展的脉络,在教育中可以因事指导,因时施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