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现代社会学中一个通用的范畴。社区是指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一般的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以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至于人口的多少,并无一定的要求和规定。
(2)人群赖以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其面积的大小没有一定的标准。
(3)一套相互配合的、适应社区生活的制度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如风俗、规章制度、社区教育等。
(4)一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5)基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社区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对该社区的地方或乡土观念。
(6)形成了具有一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
一般说来,每个社区都应具备以上六个方面的特征。但是,由于人类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由于现代城市的兴起,使得社区在结构上显得纷繁复杂,在类型上呈现出千姿百态,在地域上变得大小不一。判定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的存在,特别要注意社区成员间的相互关系的特点,包括社区成员间彼此交往的频率、范围,以及社会心理(情感、意向)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特点和一致性程度。因为,社区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既是社区成员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结果,又是将社区成员凝结为一体的黏合剂和纽带,对促进社会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说来,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一定的具体的社区内进行,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都可以在某一社区内反映出来。社区是社会活动的场所,社会学家可以从这里观察到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倾听到生活浪潮发出的细微呼声。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这里观察到学生发生变化的蛛丝马迹,可以倾听到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与呼声。
社区环境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靠社区环境,尤其是社区的文化环境,它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与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决定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