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生群体
学生群体的特点是目的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的组织纪律与工作计划、经常开展活动等。学生群体如果组织得好,就能有力地团结、教育、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前进,在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一)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的思想,培养社会主接班人。而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进行的。学生在学校主要的交往对象是教师和同学,因此,学生的群体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境。学生群体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手作用
学校中建立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的根本目的在于把青年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在一定的组织中更好地接受教育,发挥积极、模范、带头的作用。这些学生群体是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助手。这些群体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统一部署下,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协助组织开展全校性、全班性的活动及完成某项工作任务。
2.保证作用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仅靠教师的说教和灌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学生各种群体组织的各项活动来协助。学生群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保证作用。
3.激励作用
学生参与到某个组织中,尤其是成为团队组织中的一员,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极大鼓舞。团、队组织的舆论、准则、纪律、目标、活动等,先进组织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直接激励和鞭策每一个学生,不断地调节学生的言行,激励着学生不断地努力进取,从而为全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蓬勃向上的氛围。
(二)学生班集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实践表明,班集体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而且实际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价值观念及行为倾向。班集体良好的心理环境,可以在集体和个体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与目标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信任与合作、相互激励与促进的班风。这种心理环境作为良好班集体稳定的特征,必然表现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班集体通过直接参与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个体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同时,班集体的健康发展,又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创造了条件。因此,良好的班集体就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