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听说“互动式”教学的课堂实践
在学校“玩学合一”理念的指导下,强调高中课程的系统设计,深化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教师开始积极地进行听说教学的思考,探索英语“互动式”听说教学课堂实践的开展。
1.转变教学思想
在思想上,教师要彻底转变听说课堂中“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思想,坚决树立“教师是学习引导者”的基本意识。英语中有句谚语:“牵马河边易,逼马饮水难。(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积极的课堂师生互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态度很大程度上奠定了课堂的氛围,教师要把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有意识、有计划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交流,积极推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特别是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互动中的常见畏难心理,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发掘语言学习的巨大潜能。例如,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畏惧心理,教师尝试给学生三个阶段的时间去锻炼朗读。首先,在准备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默读,不用害怕犯错误,自己理解句子意思,判断哪个词重读,哪些地方停顿,注意升调和降调等特殊情况;然后,学生尝试轻轻地读一遍,在朗读中进一步调整;最后,学生才有信心用最合适的语音、语调将句子朗读出来。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和完善,做好心理上的建设,有利于课堂教学中互动的产生。
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高效的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现在学生知识结构的丰富程度已经远远超出想象,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积极平等的师生互动,是英语听说“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基础。
2.精心选择和使用教材
在教材内容上,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基本知识体系,将基本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心得结合在一起,精心选择听说教材。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和教材也产生了“互动”。
首先,教师应认真阅读教材、思考教材、研究教材,对现有的基本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和拓展,最终编写出适合大部分学生的听说校本教材。例如,教师根据不同的听说主题,把听说教材分成十大主题板块进行课堂教学,从环境保护到人权平等,新的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积累和归纳相应的词汇、句型及相关内容,促进学生有更多的互动材料和自信,并且能够在互动过程中有真正的收获。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听说教材与词汇、阅读、写作等其他教材的关联,力求听和说合一,听说和词汇阅读写作合一,把输入和输出有效结合起来,突出课堂所学即所用,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为听说互动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学生有了适量的输入内容,才会有足够的自信,知道怎么获取和交流信息,怎么表达自我的思想。例如:笔者经常在阅读语篇后采用小活动“Summary”,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用语篇中的词汇和句型概括语篇主要内容,从同桌之间的交流开始,然后再扩大到班级交流,在听和说的过程中相互评价、借鉴、指正,最后评选出最佳的“Summary”。词汇阅读在前,听说随后,最后以写作的模式呈现,学生互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加,学生有内容也有能力进行积极的互动活动,有效地交流,使课堂成为学生可以自由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要场所之一。
最后,教师应该强调课堂中的听说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性,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可以使用到的听说材料。例如旅行之类的主题,深受学生喜爱,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主动开展听说学习的热情。又例如集邮这一主题的听说课,老师在上课初就请班级中爱好集币、集邮的同学,用英语讲述自己的“story”,介绍各自收集的“experience”,并且展示收藏的“treasure”,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乐趣。
3.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参与“国际哈辩”和“英语戏剧”等各种国际课程,通过有目的的课堂观察、课堂记录、课堂参与,借鉴迁移国际课程的多样教学方式,特别是“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并灵活地运用到英语听说课堂教学中。实际上,听和说有多种途径和形式,课堂上的“互动”一定要是多元的、精彩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教师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听说课堂活动,例如学生情景表演、电影配音、经典文学赏析等。以The Necklace为例,在语篇阅读后,教师尝试采用舞台剧的形式来续写故事:女主角辛勤劳动十年后,得知项链竟是假的,她会怎样呢?请学生4~5人为一个小组,自己动手编写舞台剧,在组内开展批判性的思考和积极的辩论,学生在“互动”中说出了各自想象的结局,最终编制成自己的舞台剧。通过语言、音调、表情、动作、音乐等舞台表演,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多元的“互动式”听说教学。通过教师设计的不同途径来灵活应用语言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基础的英语听说能力。从更长远的教学效果来看,也引导这些同学初步形成对英语语言文学更深层次的兴趣,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提升其沟通表达、人际交往、艺术审美能力,积累实践经验,从而进一步提升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4.注重过程性评价
在评价体系上,突破“试卷考试”作为唯一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方式,也突破“教师”作为唯一考官的模式,更多的是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甚至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评价等多途径“互动式”过程性评价,这样可以科学综合地评价学生。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评价模式,扩大了评价的范围、人数、次数,促进评价更合理、平等。例如:课前,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一部分,提出自己的建议,师生共同决定评价的内容、要求等具体规范;在课堂中,根据评价量表,通过课程相关的展演和模拟生活情景等途径,让学生在自然情景中互动交流,展现自我,流畅地听和说,多元的评价也同时开展,从而便于教师和学生一起多角度地评价,优化多元化听说教学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