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启示
这节语法复习课“以情景为载体,以回顾为主线,以活动为依托”,尝试了高三语法复习课堂的新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给笔者带来一些思考:
1.设置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场景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对于话题的熟悉程度,话题越熟悉,代入感越强,语言习得效果越好。学案中,对于高中三年生活的回顾,每个学生都曾经历过,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分享,这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自我参照效应。因此,在语法复习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过程中,应当重视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教学环节中。
2.活动多样,以生为本,因材施教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永远是教师需要思考的课题,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保证课堂有效性的关键。所谓“活动”,首先要“激活”学生,再让学生操作,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首先应当保证活动的多样性。“激活”学生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所熟悉的环境为依托,设计出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层次性的教学活动。上述案例中,以情景为载体,以回顾为主线,设计了“providing tips”和“sharing stories”的两个大活动,“sharing stories”活动又分为“translation”以及“writing”两个部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语法复习回归语篇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在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口头和书面语篇的基本意义,描
述真实和想象世界中的人和物、情景和事件。简单地表达观点、意图和情感态度,在生活中进行一般的人际交流。真实场景中的交流就是由句子构成的语篇,语篇是实际使用的语言单位,可见语法学习最终还是要回归语篇。上述案例中,对于“It”句型的操练,最终活动还是回归到写一篇自己的故事的语篇写作上,既操练了“It”句型,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