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一章 清华学子
    • 一、清华学校
    • 二、学业
    • 三、“课外作业
    • 四、《清华周刊》
    • 五、乡愁、婚约与友情
    • 六、多事之秋
    • 七、学术救国
    • 八、“亲密的先生”
    • 九、文学之路
  • 第二章 美风欧雨
    • 一、奥柏林学院
    • 二、克尔大学
    • 三、《中德文学研究》
    • 四、故交新朋
    • 五、纳粹德国
    • 六、迷茫与归途
  • 第三章 执教清华
    • 一、从武大到清华
    • 二、学者生涯
    • 三、“中国文学对于世界的贡献”
    • 四、歌德、席勒、赫伯尔
    • 五、德意志文化的中国传人
  • 第四章 小说家
    • 一、自叙传小说
    • 二、史诗传奇
    • 三、小说论
    • 四、身份的焦虑
  • 第五章 西南联大
    • 一、逃离北平
    • 二、长沙临时大学
    • 三、西南联大
    • 四、穷困·空袭
    • 五、《祖国》
    • 六、《黄鹤楼》
    • 七、《野玫瑰》的首演
    • 八、再演与争议
  • 第六章 “战国派”
    • 一、历史语境与“战国派”的诞生
    • 二、前“战国派”
    • 三、“历史形态学”
    • 四、“战国时代的重演”
    • 五、“大政治”
    • 六、文化反思
    • 七、大批判
  • 第七章 尼采的魅影
    • 一、尼采:从德国到中国
    • 二、错位的语境:启蒙者尼采与极端者尼采
    • 三、启蒙语境:文化哲学家和人生哲学家尼采
    • 四、抗战语境:战士尼采
    • 五、尼采学说与法西斯主义
    • 六、英雄史观与英雄崇拜
    • 七、英雄史观如何形成
    • 八、“英雄崇拜”之争
    • 九、以德为师
  • 第八章 戏剧家
    • 一、抗日谍战剧
      • (一)情节主题:表现“时代精神”的抗战传奇
      • (二)艺术追求:“理想主义与浪漫精神”
      • (三)戏剧结构:诗情画意的抒情空间
    • 二、“《野玫瑰》风波”
      • (一)重庆公演与风波起源
      • (二)抵制与竞演
      • (三)回忆录中的《野玫瑰》
      • (四)批判之谜
  • 第九章 重庆·上海
    • 一、从昆明到重庆
    • 二、回归本业
    • 三、艰难旅程
    • 四、同济大学
  • 第十章 金陵岁月
    • 一、新时代
    • 二、南京大学
    • 三、肃反运动
    • 四、右派分子
    • 五、灰暗岁月
    • 六、最后的努力
    • 七、“文革”与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