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烈刚强的爱情卫士——司棋

四、壮烈刚强的爱情卫士——司棋

司棋是迎春身边的贴身大丫鬟,生得高大丰壮,按辈分和资历说也算是大观园的丫鬟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可是她跟的主子迎春是贾赦之妾所生,地位不高,不受宠爱,而且迎春的性格懦弱低调,遇事一味忍让委屈,更加被人小看,受人欺负,甚至反过来受自己身边奴才的辖制。因此虽然都是贴身侍婢,司棋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难以与鸳鸯、袭人等人比肩。

不过与主子的软弱不同,司棋是个刚硬的烈脾气,正因为处于不被人看重的弱势地位,为了不任人摆布,她更要争强好胜,甚至有时候显得有些霸道。第六十一回写的一场大观园厨房里的风波就鲜明地显示出了司棋强硬的个性。

司棋想吃炖鸡蛋,打发小丫鬟去要,善于趋奉而又势利眼的大观园厨房管事柳家的不耐烦地找借口回绝了这个要求。司棋听说之后带着人就来到厨房,“七手八脚抢上去,一顿乱翻乱掷的”,在厨房中大闹了一场。后来柳家的没办法蒸了鸡蛋送过去赔罪,司棋也“全泼在地上”。司棋的逞强似乎有些过了,不过细想一下,如果不像司棋这样强硬坚决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迎春主仆在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的贾府中将更加难以立足了。司棋便喝命小丫头子动手,“凡箱柜所有的菜蔬,只管丢出来喂狗,大家赚不成”。小丫头子们巴不得一声,七手八脚抢上去,一顿乱翻乱掷的。众人一面拉劝,一面央告司棋说:“姑娘别误听了小孩子的话。柳嫂子有八个头,也不敢得罪姑娘。说鸡蛋难买是真。我们才也说他不知好歹,凭是什么东西,也少不得变法儿去。他已经悟过来了,连忙蒸上了。姑娘不信瞧那火上。”司棋被众人一顿好言,方将气劝得渐平。小丫头们也没得摔完东西,便拉开了。司棋连说带骂,闹了一回,方被众人劝去。柳家的只好摔碗丢盘自己咕嘟了一回,蒸了一碗蛋令人送去。司棋全泼了地下了。

司棋的故事在第七十回前没有太多文字,第七十回后命运渐渐展开,可惜展开的是一场惨烈的悲剧。虽然只是一个没有自由的小小女奴,但是司棋没有放弃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姑表兄弟潘幼安,自幼一起玩耍,长大后互相有情,但又生怕双方父母反对,只能暗自倾心。后来,两个人终于按捺不住,在大观园内私自约会,当时是“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这在严禁私相授受的时代,简直是大逆不道的丑事,也许只有司棋这样的性子才敢做出这种勇敢得有些鲁莽的举动。司棋为这次不计后果的约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两人的约会被碰巧经过的鸳鸯撞破了,虽然鸳鸯有情义保证不透露一个字,但随后潘幼安还是吓得从家中逃出。司棋一方面心中愧悔,一方面怨恨情人,竟然因此一病不起。

不过命运之神并没有因为司棋的困境而放过她,更大的打击在后面。因为丫鬟傻大姐在大观园拾到了绣春囊,导致了一场严酷的抄检大观园行动。在这次抄检中,司棋与潘幼安私自传递的物件被搜了出来,他们的私情彻底曝光了。

面对这样的绝境,司棋反而从容坦然起来,她“低头不语,并无畏惧惭愧之意”,避无可避,她干脆认了,也没有去扮可怜求同情,连王熙凤都觉得她的态度“可异”,令人惊异。查出这种有伤风化的丑行,司棋马上被撵回家去了,让她老子娘打发她嫁人了事。

潘幼安的意外归来却为处境凄凉的她带来了一丝转机。她不顾女孩的矜持向母亲剖白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一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妈要给我配人,我原拼着一死的。今儿他来了,妈问他怎么样。若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那里,我跟到那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

这番朴实无华的话没有惊天动地的大道理,听来却字字惊心、掷地有声,司棋对待爱情坚贞果决的态度在此表露无遗。可惜愚钝的又正在气头上的母亲并没有被有情人的诚意打动。面对无可挽回的僵局,司棋没有任何哀求或妥协,她没有一刻迟疑,“便一头撞在墙上,把脑袋撞破,鲜血直流,竟死了”。司棋性格中刚性的一面在她的恋爱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为爱而死,她走得决绝。

司棋在大观园中并不是特别出众的一个,作者在她身上也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但她有限的事迹和短暂的生命充满了玉石俱焚的巨大勇气,那种对爱情执着到了固执、勇敢到了莽撞的独特气质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红楼梦》中的形象波及面颇广,虽然全书故事大多发生在贾府,描写的主要还是以女性人物为主,但人物的身份背景却千差万别,即使是次要人物层面,这些掌握实权的大丫鬟,她们的命运受制于社会地位、知识背景、人生阅历等诸多复杂外部因素,但同时也决定于自身的内在性格。在决定命运的节点上,她们所作出的选择还是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就像袭人之委屈改嫁、司棋之为情自尽等,每个人看似出人意表的结局背后都有着必然合理性,最终指向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在一再被讨论的社会悲剧的层面之外,亦应深刻体会到由复杂人性而导致的命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