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官的“猫儿食”与惠泉酒
芳官本来是贾家从姑苏买来的12个唱戏小戏子之一,预备元春省亲之用,后来被分到宝玉房中,因为样貌妩媚,性情机灵,深得宝玉喜爱,不过因为年纪尚小,仗着宝玉宠爱难免有些骄纵,行事作风高调嚣张。在宝玉房中的两场大闹将她的胆色足与心气高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一次因为洗头的事情和她干娘撕破脸大吵,得到了宝玉和屋里大丫鬟的回护,旗开得胜;第二次因为蔷薇硝事件和赵姨娘硬扛,结果赵姨娘被搞得狼狈不堪,竟也奈何不得芳官。不过芳官最后的结局很悲惨,她被撵到水月庵出家为尼,青灯古佛,孤寂清苦一生。
第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为宝玉庆生那晚,芳官打扮得与众不同,“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这样一位出色的小姑娘又怎能让人不多偏爱几分呢?
宝玉过生日的当天,芳官吃不惯面条,因为她是南方人,所以干脆就不去吃饭,叫厨房的柳嫂子给自己单独做了几样小菜。柳嫂子知道芳官得宠,一力奉承:“里面是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碗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大碗热腾腾碧荧荧蒸的绿畦香稻粳米饭。”要知道,身为大丫鬟的司棋,因为跟的主子不得势,想吃碗炖鸡蛋都被刁难不已,像芳官这样不入流的小丫鬟却借着主子的威势享尽了特权,可见贾府上下皆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啊。
之后,娇惯的芳官看着厨房为她精心准备的吃食,竟然意兴阑珊地说“油腻腻的,谁吃这些东西”,只将汤泡饭吃了一碗,吃了一个卷酥。倒是宝玉闻着觉得饭菜味道比平常更好一些,勾起了食欲,吃了一个酥卷,又泡汤吃了米饭,十分香甜可口。两个人就这样吃完了一顿饭,袭人等知道后笑说:“我说你是猫儿食,闻见了香就好。隔锅饭儿香。”虽然只是芳官私下要的几个家常小菜,但因为芳官得宠,所以柳嫂子极力巴结,饭菜极为精巧别致,比起给各位主子小姐准备饭菜还要用心思,不但清香浓鲜滋味周备,荤素汤菜营养丰富,就连颜色也非常讲究,娇艳的胭脂鹅脯搭配碧荧荧的粳米饭,给人以视觉上的完美享受,难怪宝玉会忍不住来凑热闹,而芳官那种与主子完全一模一样的挑剔口气则把她骄纵慵懒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后来,芳官对宝玉要求:“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宝玉自然满口答应。这个惠泉酒据《史记》《吴越春秋》等记载,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无锡,酿酒历史至今已有2000多年。到了清代,惠泉酒曾作为贡品进献皇帝。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雍正继位,曹家在江宁织造任上,一次就发运40坛惠泉酒进京。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的著作集《楝亭集》中也有提到惠泉酒的诗作,所以曹雪芹《红楼梦》中提到惠泉酒并不奇怪,而且也符合芳官是姑苏人的身份。
总之,《红楼梦》以描写日常生活为主,其中涉及各色菜肴、点心、羹汤甚至丸药。如文中所述,不管是主要人物如宝玉、黛玉、宝钗,还是次要人物刘姥姥、芳官,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一日三餐,小说中的人物们在充满食物香气的叙述里撑起一段故事,拾起一片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