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人的悲剧
2025年09月26日
三、助人为乐的人的悲剧
现在我转向更具体的与经济和社会道德之间的联系有关的评论,包括与福利国家的未来有关的方面。
布坎南教授,25年前,发表了一篇题为“助人为乐的人的困境”(Buchanan 1975b)。在这篇论文中我发现了一种令人深为不安的思想,于是我邀请布坎南教授到我的课堂上为我的学生讲述这点,对这件事我和我的哈佛学生们至今记忆犹新。这个思想的核心—我称之为“助人为乐的人的悲剧”,而不是“困境”—就是一个人本意是想做好事(《路加福音》,25~27页),但是有可能产生坏结果。道德风险,经济学家如此称呼它真是令人费解(是不是应该称之为不道德的风险),建议助人为乐的人最好抽回自己行善的手。我认为这是令人焦虑不安的思想,这种思想直刺西方道德和传统的要害,我发现在今天的讲演中这种思想一再出现,我深感不安,但是这种思想仍然存在。
不容否认,在助人为乐的人积德行善时,他是在帮助一个遭到抢劫的人还是在支持帮助不想工作的懒汉,这两种行为是有差别的。但是现实情况是处于上述两者之间,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好的社会应该倾向于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者更好的情况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创建一种制度使人们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当我们看到那些接受帮助的人接受帮助后去睡觉而不是努力工作我们不应该太奇怪。对于低收入的阶层而言,收入效应也许会超过替代效应,正像与此正好相反的情况,对于高收入阶层而言,增加税收的替代效应也许会超过收入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