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214266248-1-1-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简介
《9787214266248-1-1-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这本书是由创作的,《9787214266248-1-1-梅兰芳与20世纪国际舞台——中国戏剧的定位与置换》共有61章节
1
中文版致谢
从20世纪末到2012年英文版的出版,本书的研究前后用去了十多年时间。在这期间的学术研究方面,我要向戏剧和表演研究领域众多有成就的史学家和学者们表示感谢,特别是...
2
绪论
(1) 1919年,梅兰芳(1894—1961)在日本东京的帝国剧场首次登上了国际舞台。之后,访美(1930)与访苏(1935)公演也相继大获成功,梅兰芳从此成...
3
第一章文化民族的再定义与戏剧传统的具体化——梅兰芳在日本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68) 1919年的访日公演是梅兰芳在国际舞台上的首次亮相。当时梅兰芳26岁,是新晋当选的“剧界大王”。5年后,梅兰芳重返日本,履行他与东京帝国剧场的第二次合...
4
梅兰芳1919年和1924年访日时的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
中日两国在历史、民族、地缘政治层面的关系与利益,决定了两国之间文化与戏剧关系的复杂性。19、20世纪之交,以及随后的大正时期(1912—1926),从中国方面来...
5
梅兰芳访日的政治、文化意义
梅兰芳赴日是应大仓喜八郎(ōkuraKihachirō,1837—1928)的邀请,后者是日本最大的工业金融组织之一——大仓财阀的建立者。(1)作为19世纪末2...
6
日本人对于梅兰芳演出的准备、经营和公众接受
梅兰芳访日之前与访日期间,日本的主要报纸都刊登了中国戏的通告、广告、梗概和翻译,以及对于梅兰芳和中国戏剧的介绍文字。(1)日本矿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福地信世(Fuk...
7
“支那趣味”
“支那趣味”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日本有关中国事物的话语之中。西原大辅(NishiharaDaisuke)曾经追溯过这一术语在大正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
8
梅兰芳的味道和中国的味道
(1) 与上文讨论的日本作家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治(1867—1912)、大正时代的日本汉学家普遍都对中国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深入的了解,他们满怀热情和毅力地用毕...
9
“他山之石”
明治与大正时代,在西化浪潮的影响下,在社会、政治、文化启蒙与改革的作用下,日本戏剧界发生了巨变,形成了新的浪潮。成熟的歌舞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它的权威地位已经...
10
乾旦、女形和女优
(1) 由于与中国最著名的乾旦梅兰芳的相遇,一大批已经成名的日本女形演员又重新关注起中日传统戏剧里男扮女装艺术的历史问题和20世纪早期中日舞台上性别呈现的当代问...
11
梅兰芳对日本戏剧的体验与看法
1919年出访日本前,梅兰芳也曾经接触过日本现代戏剧。他主要是从观看一些中国戏剧从业者的表演中得来的体验。这些从业者熟悉日本新剧,后来又成为中国话剧的先驱和中国...
12
中国人对梅兰芳访日演出的反应
梅兰芳回国后,国人对他日本之行的反应十分复杂。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一家报纸《申报》报道说,国内各家媒体都争相报道梅兰芳的事迹,举国上下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戏剧界有个梅兰...
13
结论
梅兰芳在日本首登国际舞台,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日本需要从文化上重新定义中国,提升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特性的真正理解。梅兰芳访日被宣传成了加强中日亲善的重大事件。而...
14
第二章作为“艺术大使”的“具有绅士风度的‘第一女士’”——梅兰芳1930年的访美
(1) 访日成功登上国际舞台后又过了十年,梅兰芳开启了一段新的海外征程。这一次他横渡太平洋,来到美国继续自己的戏剧之旅。中日之间毕竟拥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联...
15
梅兰芳访美的动议与计划
梅兰芳动议访美最早可以追溯至1919年。据梅兰芳访美的艺术顾问和主要组织者之一齐如山说,访美的想法是受到了即将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S.Reinsc...
16
中国人反对梅兰芳访美的声音
(1) 早在20世纪20年代,梅兰芳和他的支持者们刚刚开始考虑访问欧美之时,中国的报纸杂志上就曾出现过反对梅兰芳出国的声音。中国现代新闻界先驱和进步社会活动家林...
17
梅兰芳访美前美国人对中国戏剧和梅兰芳的认识
美国人和中国戏剧的接触开始于19世纪中叶第一批中国移民赴美定居之时。美国唐人街的中国戏剧帮助美国观众熟悉了一种截然不同于19世纪欧美写实戏剧的异域戏剧传统。19...
18
美国对梅兰芳表演的接受
在种种猜测和期待中,经过了将近十年的摸索和准备,梅兰芳和他的剧团终于在1930年1月18日乘船离开上海前往美国。梅兰芳和其他二十多位演员、辅助人员组成的中国剧团...
19
20世纪前20年的美国戏剧
在审视美国对于梅兰芳表演的批评接受之前,我们必须先来看看当时美国戏剧的情况。20世纪的前20年里,在欧洲大陆与苏联的先锋和现代主义戏剧运动的影响下,由现实主义主...
20
从写实主义中解脱出来
(43) 在欧洲大陆戏剧和俄罗斯戏剧的影响下,美国戏剧界孕育发展出了反写实主义的新思想。他们将中国戏剧(以其最有成就的艺术家梅兰芳为代表)视作是一剂备受欢迎的解...
21
男扮女装的艺术
对于现代中国的批评家来说,扮演女性角色,即便不是梅兰芳艺术的全部,也是他艺术的核心,同时也是梅兰芳艺术最具争议性的地方。梅兰芳被崇拜者和支持者誉为伶界大王,是因...
22
作为有形物质整体的身体与演员—舞者—歌手的总体艺术
对于中国话剧的拥护者来说,现代西方写实主义戏剧的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带有逼真对话的自然主义表演。例如,1905年,五四运动的著名先驱陈独秀就曾提出,中国传统...
23
诗性整体与综合艺术
如前所述,胡适和其他中国的激进改革者,要求将音乐、歌舞从中国传统戏剧中移除,代之以自然的说话和动作。然而对于美国评论家来说,中国戏剧的真正进步和价值恰在于它对所...
24
中国艺术:古老的和异国的
无论出于何种意图和目的,梅兰芳的成功都毫无疑问地应该首先归功于他异常杰出和卓越的艺术。不过,必须明确说明的是,(113)异国情调也的确在美国接受梅兰芳表演的过程...
25
何为受约束的、原始的或野蛮的?何为先进的、现代的或文明的?——戏剧现代性的定位
在为梅兰芳美国之行准备的资料中,有一篇胡适写的短文。文章这样开头: 在历史上,中国戏剧的成长受到了约束。它至今还没有摆脱与音乐、唱歌、舞蹈和杂耍的历史联系。它还...
26
梅兰芳对美国舞台的影响
(1) 梅兰芳访美很成功也很轰动,绝大多数的美国评论家都给予了积极评价,当然也还是有一些人对梅兰芳艺术之于美国戏剧的影响将信将疑,毕竟中美戏剧之间存在着差异和距...
27
桑顿·怀尔德
戏剧史家和评论家们都讨论过中国戏曲和梅兰芳的美国之行对于桑顿·怀尔德作品的影响。(6)怀尔德在中国长大,他的父亲曾担任美国驻香港和上海领事。虽然他在中国期间从未...
28
梅兰芳对美国舞蹈的影响
1925—1926年,因为自己对于舞蹈神性的理解不能被美国人普遍接受,美国舞蹈之父泰德·肖恩(TedShawn,1891—1972)为寻找舞蹈的形式和原则,来到...
29
余波:中国反应
梅兰芳的美国之行在中国国内产生了重大反响。然而,区别于美国人对于梅兰芳的接受,中国人对梅兰芳成功访美的反应并不都是积极肯定的,对于梅兰芳此行的成就也没有达成共识...
30
结论
概而言之,相比之下,梅兰芳的美国之行比他的日本之行更成功, 因为这是中国演员第一次出现在西方舞台上,(1)必须克服更大的历史文化障碍。梅兰芳的成功部分归功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