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内心的冲突

正常人内心的冲突

首先我要声明,并不是只有神经症患者的内心才有冲突。任何一个人的愿望、兴趣和信念,都不免会与周围的其他人发生冲撞。所以,就像我们经常与周围环境发生冲突一样,我们的内心冲突也是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

动物的行为多半是由本能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它们交配、抚养后代、寻食和抵御危险等都是先天的,并不需要个体的决策。相比之下,人类可以有所选择,也必须做出选择。这既是人类的权利,也是人类的重负。我们经常不得不在两种欲望之间做出选择:比如,我们既想独处,又想有人陪伴;既想学医,又想学音乐。或者,我们的愿望和义务之间也会发生冲突。比如,我们希望与爱人享受专属的亲密时光,但恰巧有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还可能既想与别人保持一致,但又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我们还可能在两种信念之间摇摆不定。比如,我们明白战时理应挺身报国,但又认为自己有责任照顾好家庭。

这些冲突的类型、范围和强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们所处的社会文明。如果这种文明状态稳定且恪守传统,那么可选择的种类就是有限的,个体产生冲突的范围也必然有限。但即便如此,冲突仍然存在。对某个人的忠诚可能妨碍对另一个人的忠诚,个人的欲望也可能违背对集体的义务。但是,如果社会文明处于快速变化的转型期,矛盾的价值观和迥异的生活方式同时存在,那么个体必然面对多种多样的选择,并且难以抉择。例如,他可以随波逐流,也可以我行我素;他可以结伴而居,也可以归隐山林;他可以追求成功,也可以淡泊名利;他可以对孩子严加管教,也可以让他们自由成长;他可以相信社会对男女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认为两者应该被平等对待;他可以将性关系视为人类情感的表达,也可以将性与情感分离;他可以抱持种族歧视,也可以认为人的价值与肤色或鼻形无关。

毫无疑问,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必须经常面对这些选择,因此,我们的内心充满冲突,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令人惊讶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冲突的存在,更没有明确想要解决它们。人们多半随波逐流,任命运摆布。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处境。许多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做出妥协,毫无觉察地陷入矛盾之中。在这里,我所指的是正常的人,那些既不平庸化,也不理想化,而仅仅是没有患上神经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