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倾向

第十二章 施虐倾向

那些失去希望的人会变得极具破坏性,但同时又企图通过替代性的生活求得补偿。在我看来,这就是施虐倾向的含义。

那些陷入神经症式绝望的人,会设法以各种方式“继续生活”。如果患者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太大损害,他们可能还会自觉地接受个人生活的现状,专注于自己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他们可能投身于某项社会活动或宗教活动,或者效力于某个组织。他们的工作可能是有价值的;尽管他们缺乏热情,但也没有心怀叵测,所以也就无关紧要了。

另一些患者则使自己适应了特定的生活模式,可能不再产生怀疑,但也没有赋予它太多意义,只是努力履行自己的义务。作家约翰·马昆德在《时间太少》(So Little Time)中就描述了这种生活。我认为,这也是埃里希·弗洛姆[1]所描述的“匮乏”状态,与神经症状态形成对照。不过,我更愿意把这种状态看作神经症过程的结果。

另一方面,患者可能会放弃所有严肃或有希望的追求,转向生活的边缘,试图从中攫取些许快乐,在某种嗜好或放纵中寻找乐趣,比如,佳肴、美酒或风流韵事。或者,他们可能会随波逐流、自甘堕落,最终分崩离析。由于不能从事任何稳定的工作,他们开始酗酒、赌博和嫖娼。查尔斯·杰克逊在《失去的周末》中所描述的酒精成瘾,就反映了这种状态的最终阶段。谈到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饶有趣味地思考一下:患者在无意识层面决定分崩离析,是否会成为促发某些慢性疾病的重大心理因素,比如肺结核和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