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分隔离
2025年10月22日
划分隔离
斯特雷克阐述过盲点现象,也谈到了逻辑严密的隔离现象。患者在内心设置了许多隔间:有朋友区,有敌人区;有家人区,有外人区;有工作区,有生活区;有平等区,有下属区。因此,对神经症患者来说,一个隔间中发生的事情,与另一个隔间中的事情并不矛盾。通常,只有一个人因为冲突而失去统一感时,才有可能去过那样的生活。因此,把内心分隔成不相干的各个部分,与拒不承认内心的冲突一样,也是患者被冲突分裂的结果。这个过程与理想化形象的情况其实是一样的:虽然矛盾还在,但冲突被隐藏起来了。很难说是理想化形象造成了划分隔离,还是隔离作用产生了理想化形象。然而,患者活在隔离状态这个事实似乎是更基础的,它可以解释患者为何创造出某种理想化形象。
要理解这一现象,必须考虑到文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如今只是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齿轮,自我疏离乃是普遍现象,人的自我价值也一落千丈。由于我们文明中存在着无数个明显的矛盾,人们的道德观念普遍麻木。道德标准被弃之不顾,例如,今天虔诚的基督徒或者慈爱的父亲,明天突然变成了江洋大盗,也没有人对此感到惊讶。[2]我们周围人格完整的人实在太少了,因此无法对照出我们自己的分裂。在精神分析领域,弗洛伊德抛弃了道德价值,把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这使得分析师与患者一样都看不见这类矛盾。分析师认为,有自己的道德观或者对患者的道德观感兴趣,都是“不科学的”。实际上,对矛盾的承认出现在许多理论体系中,并不局限于道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