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压迫感的外化

内在压迫感的外化

内在压迫感的强度取决于患者人格被理想化形象支配的程度。这种压迫的力量和影响是巨大的。它比任何外部的压迫都更糟糕,因为后者还允许人们保留内心的自由。大多数时候,患者都意识不到这种感觉,但这种压迫感一旦消除并获得内心自由时,他们就会感到如释重负,由此可见这种压迫的力量有多大。

一方面,这种压迫感可以通过对他人施加压力而外化。这与神经症患者的支配欲望有着同样的外在效果。尽管两者都会出现,但它们的区别在于:前者代表了内在压力的外化,重点并不是要求别人服从于他。它主要是把导致自己愤怒的标准转嫁给别人,而对别人的痛苦与否置之不顾。所谓的精神洁癖就是这一过程的最佳例子。另一方面,这种压迫感的外化可以表现为,患者对外界任何类似压迫的东西都异常敏感。每个善于观察的人都知道,这种过度敏感很常见,它并非都源于自我施加的压迫。通常还有一种因素,就是患者在别人身上体验到自己的那种压迫的力量,并且因此憎恨它。比如在回避型人格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患者对独立的强迫性坚持,这必然会让他对任何外界压力都特别敏感。

在分析中,无意识的自我压迫的外化是一种更隐蔽的病因,也更容易被忽视。这是特别令人遗憾的,因为它经常在患者和分析师之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力的潜流。患者很可能会继续否定分析师提出的每一个建议,即使分析师指出了他对这个问题敏感的明显来源。这场激烈的战斗在这一事件中愈演愈烈,因为分析师确实想给患者带来改变。分析师诚实地表明,他只是想帮助患者找回自我,找回生命的内在源泉,但这种说法毫无用处。那么,患者会不会屈服于分析师不经意间施加的影响呢?事实是,由于患者并不了解“真正的”自己,也就无法选择接受什么或拒绝什么;而对分析师来说,即使他谨慎地避免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患者,也没带来什么不同的效果。因为患者不知道自己是受内在压迫才表现出症状,所以他只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反抗所有想要改变他的外在意图。不用说,这场毫无收益的战斗,不仅出现在分析过程中,而且或多或少出现在所有的亲密关系中。因此,只有对这一内在过程进行分析,才能最终帮助患者摆脱困扰。

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患者越倾向于顺从理想化形象的苛刻要求,他就越会将这种顺从外化。他会急于达到分析师或其他人对他的期望,或是他以为的别人对他的期望。他可能看起来乐于服从甚至容易上当,但与此同时,他又对这种“压迫”暗藏怨恨。结果可能是,他最终会认为每个人都在支配他,并因此对所有人产生怨恨。

那么,一个人把他的内在压迫感外化,他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只要相信这种压迫来自外部,他就可以反抗它,即使只是精神上的满足。同样,只要相信这种压迫是外部施加的,他就能够避免它,自由的幻觉可以维持下去。但更重要的是上面提到的因素:承认内在压迫意味着承认他不是那个理想化形象,并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后果。

这种内在压迫感是否会表现为身体上的症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身体症状,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我的印象中,它可能会引起哮喘、高血压或便秘,但我在这方面的经验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