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虐倾向的含义
2025年10月22日
施虐倾向的含义
最终,那些失去希望的人会变得极具破坏性,但同时又企图通过替代性的生活求得补偿。在我看来,这就是施虐倾向的含义。
弗洛伊德认为施虐倾向出自本能,所以,精神分析的兴趣一直集中在所谓的施虐反常行为上。日常人际关系中的施虐模式虽然没有被分析师忽略,但也没有得到严格界定。任何武断或攻击的行为都被认为是本能的施虐倾向的修正或升华。例如,弗洛伊德认为对权力的追求是一种升华。诚然,对权力的追求可能是施虐性质的;但是,对于一个把人生视作一场战争的人来说,他对权力的追求只能代表为生存而战。实际上,它可以跟神经症毫无关系。缺乏区分的结果就是,我们既没有全面了解施虐倾向的形式,也不知道任何界定施虐行为的标准。我们几乎只凭直觉来断定哪些是施虐倾向,哪些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进行合理的观察。
单是伤害别人,这种行为本身并没有施虐倾向。一个人如果卷入了个人或集体的斗争,在此过程中,他不仅要伤害他的对手,还可能会伤害他的同伴。他对别人的敌意也可能是反应性的。一个人感觉受到了伤害或惊吓,并想要狠狠反击,尽管客观上说,他的反应与挑衅不成比例,但他主观上认为这很有必要。然而,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容易自欺欺人:有太多自认为合理的反应,实际上却是施虐倾向在起作用。尽管这两者很难区分,但并不意味着反应性的敌意就不存在。最后,对于攻击型患者所使用的各种攻击策略,我们也不应该视为施虐性质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为生存而战,虽然其他人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受伤,但这种伤害或破坏只是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而不是攻击者的主要意图。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虽然这里提及的许多行为是攻击性的,甚至是敌意的,但它们并非出于卑劣的意图。在伤害别人的过程中,患者也没有获得有意或无意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