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冲突是神经症的核心
对正常人来说,这三种态度并不会相互排斥。一个人应该既能退让,也能反抗,还能独善其身。这三者可以互相补充、协调统一。如果其中一种占据优势,仅仅表明它在某个方向上发展过头了。
然而,在神经症患者身上,这三种态度是不可调和的。因为神经症患者总是不够灵活;他被迫去服从、对抗和逃避,而不管这样做在特定情况下是否合适。如果不去这样做,他就会陷入恐慌。因此,当这三种态度都表现得很强烈时,他必然会陷入严重的冲突。
另一个显著扩大冲突范围的因素是,这些态度并不局限于人际关系,而是逐渐渗透到患者的整个人格中,就像恶性肿瘤渗透到整个机体组织中一样。最终,这些态度不仅支配着患者与别人的关系,还控制着他与自己、与整个生活的关系。如果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支配一切的特征,就很容易用绝对的字眼去思考由此产生的冲突,比如爱对恨、顺从对反抗、服从对支配,等等。然而,这只会使人走入误区,就如我们在区分法西斯主义和民主制度时,只注意到两者在某一个问题上的对立,比如它们对宗教或权力的态度不同。这当然是它们的区别,但只强调这一点会混淆一个事实,即民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分属不同的世界,代表两种完全不相容的生命哲学。
冲突始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而最终会影响我们的人格,这并非偶然。人际关系是如此重要,它必定会塑造我们的品质,影响我们的目标以及信奉的价值观。而所有这一切,反过来又会作用于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因此它们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3]
我的观点是,由相互矛盾的态度产生的冲突,乃是神经症的核心,因此应该被称为基本冲突。补充一点,我用“核心”这个词不仅是表明它的重要性,还强调了它是神经症产生的动力中心。这一主张是神经症新理论的重心,其内涵将在下文中逐渐揭晓。宽泛地说,这一理论可以视为我的早期观点——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的细化。[4]
[1]弗兰茨·亚历山大,《结构性冲突和本能冲突的关系》(The Relation of Structural and Instinctual Conflicts),《精神分析季刊》,第11卷第2期,1933年4月。
[2]卡伦·霍尼,《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诺顿出版公司1937年版。
[3]既然与别人的关系和对自己的态度不能分隔开来,那么有些精神病学出版物的观点——这两者当中总有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中是首要因素——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4]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后来在《精神分析的新方向》和《自我分析》中得到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