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化

合理化

合理化可以被定义为通过推理而进行的自我欺骗。一般认为,合理化主要用来自我辩护,使自己的动机和行为符合主流意识形态,但这种看法只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因为这意味着,生活在同一文明中的人都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合理化,而实际上,合理化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着广泛的个体差异。当我们把合理化看作患者制造虚假和谐的一种方式,那就再自然不过了。在患者围绕基本冲突建立的防御工事中,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合理化的身影。

患者的主导态度通过推理而得到强化——那些使冲突凸显的因素,要么被最小化了,要么被改造成符合主导态度。至于这种自我欺骗的推理是如何美化人格的,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顺从型和攻击型看出来。顺从型的人把他乐于助人的愿望归因于同情心,尽管他也存在强烈的支配倾向;如果这两者倾向都非常明显,他便将其合理化为对他人的关心。攻击型的人在帮助别人时,坚决否认自己有任何同情心,并认为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方便而已。理想化形象也需要大量合理化来支持它:现实自我和理想化形象之间的差异,最后必须通过推理来消除。在外化过程中,患者用合理化来证明自己行为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或者证明他不能接受的特征只是对他人行为的“自然”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