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冲突的特征

神经症冲突的特征

如果一个人患有神经症,那么认识和解决冲突所遭遇的困难,将会大大增加。我必须指出,神经症只是程度的问题,我所谓的“神经症患者”,仅仅指那些“达到病态程度的人”。他对自己的情感和愿望没有清晰的意识。通常情况下,他能体验到的情感就是恐惧或愤怒,那是他脆弱的内心遭遇打击时的反应;甚至这些情感也可能遭到压抑。确实有这样的神经症患者,他深受强迫性标准的影响,甚至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在这些强迫性倾向的支配下,患者连放弃的能力都丧失了,更不用说承担责任的能力了。[2]

神经症冲突所涉及的问题,也可能是困扰正常人的普遍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性质上如此不同,以至于有人提出疑问,用同一个术语(冲突)来描述它们是否恰当。我认为是恰当的,但我们必须清楚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所以,神经症冲突的特征是什么呢?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位工程师,他的工作是与别人一起研究机械,但他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和烦躁。有一次是因为下面这件事引发的。在讨论某些技术性问题时,他与同事们意见不合,而且没得到认同。没过多久,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大家做出了决定,随后也没有给他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他本可以据理力争,认为这样的程序不公正;或者,他就平静地接受大多数人的决定。这两种做法都是协调性的反应,但他都没有去做。虽然他感到被严重忽视,但他并没有做出反抗。他在意识层面只是感到有些生气,而在无意识层面,他的梦境里体现出凶残的暴怒。这种被压抑的暴怒——既针对他人的无礼,也针对自己的软弱——正是他感到疲劳的主要原因。

这位工程师没有做出协调性反应,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树立了高傲的自我形象,迫切需要他人的尊重,而这发生在无意识层面。他自发地按照这个假设行动,认为在这个专业领域内,没有人像他一样聪明能干。所以,任何轻视他的举动都可能危及这一假设,并激起他的暴怒。此外,他还有一种无意识的施虐倾向,想要指责和羞辱别人。这种态度当然是他不能接受的,所以他用过分的友好进行掩饰。然后,他还有一种利用别人的无意识动机,出于防御,他必须保持自己在他人心中的优雅形象。他对爱和赞美的强迫性需要,加上他的迁就、忍让和顺从等态度,更加剧了自己对别人的依赖。于是,冲突产生了:一方面是具有破坏作用的攻击倾向,其特征是暴怒反应和施虐冲动;另一方面是对爱和赞美的需求,并力图在自己看来显得公平合理。结果就是,他内心的波涛汹涌遭到忽视,而作为外在表现的疲劳,使其所有行动都陷入瘫痪。

当观察这一冲突涉及的各个因素时,首先,我们会惊讶于它们之间的绝对不协调。恐怕没有比这更极端对立的了:一方面,傲慢地要求别人对他尊重;另一方面,又对别人曲意逢迎。其次,整个冲突一直处于无意识水平。其中的矛盾倾向并没有被意识到,而是被压抑在内心深处。内心即便再波涛汹涌,表面也只会冒几个气泡。这里的情绪因素也被合理化了:“这件事是不公平的,这是对我的蔑视,而我的方案是更好的。”最后,冲突的双方都是强迫性的。虽然他对自己的过分要求和依赖行为,还有某种理智的认识,但他并不能自主改变这些因素。如果想改变它们,还需要大量的分析。他被两种无法控制的强迫性力量所驱使,根本不可能拒绝内心如此迫切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无一代表他真正的需要或追求。他既不想利用别人,也不愿意顺从别人;事实上,他鄙视这些倾向。这个例子所揭示的状态,对于理解神经症冲突有着深远的意义。它意味着患者无法做出可行的决定。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类似的情形。一位自由职业的设计师从他好朋友那里偷了一笔钱,这种偷窃行为无法通过他的外部环境来理解;如果他需要这笔钱,他的朋友一定会慷慨解囊,因为这位朋友以前就借过钱给他。但是他竟然去偷窃,这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因为他一直是个正人君子,非常看重朋友之情。

这件事的根源隐藏在下面的冲突中。这位设计师对关爱有着明显的神经症需求,渴望在所有事情上都得到别人的关照。这里面还夹杂着一种利用他人的无意识动机。因此,他的解决办法是:既亲近别人,又侵犯别人。这两种倾向本身让他愿意并渴望得到帮助和支持,但也发展出一种无意识的极度傲慢,这与他脆弱的自尊有关。在他看来,别人应该以能为他服务为荣,而他主动寻求帮助则是一种耻辱。他对独立自主的强烈渴望,令他更加反感求助于人。这就使他无法承认自己有所需求,或者让自己接受别人的恩惠。因此,他只能主动偷取,而不能被动接受。

这个冲突的内容与第一个例子不同,但它们的本质特征是相同的。所有神经症冲突的情况都与上面的例子相似,都会表现出冲突驱力之间的不相容性,以及冲突的无意识和强迫性,因此,患者总是无法在冲突中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