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与人亲近
这种类型的人需要被人喜欢、追求、渴望和爱;需要被人接纳、欢迎、赞美、认可和欣赏。他希望被人需要,尤其是某个特定的人;希望被人帮助、保护、照顾和引导。
只描述基本冲突在个体身上的作用,我们并不能把它说清楚。因为基本冲突具有破坏性的力量,所以患者对其建立起一道防线。这不仅把基本冲突挡在视线之外,还把它深深隐藏起来,使其无法以纯粹的形式呈现。结果是,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解决冲突的尝试,而不是冲突本身。因此,关注病史的细节无法揭示它所掩藏的内涵,这样的呈现必然过于就事论事,无法让人看清全局。
另外,前一章所做的概述还需要充实。为了理解基本冲突的全部内涵,我们必须先逐一研究其中对立的因素。而要取得一定的成效,就必须将个体分成几种类型来观察;每种人格类型由某一因素主导,且该因素对患者而言代表了更易接受的自我。为了简便起见,我将这些类型分为以下三种:顺从型人格、攻击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1]在每一种情况下,我们都将关注个体更愿意接受的态度,尽可能不去考虑它所隐藏的冲突。而在每一种类型中,我们都会发现,这种对他人的基本态度产生或至少培养了某些需求、品质、敏感、压抑、焦虑,还有特定的价值观。
这种做法可能存在缺点,但也有一定的优点。首先,通过研究各种类型中比较突出的一系列态度、反应、信念的功能和结构,当这些因素含糊不清地出现在类似病例中时,我们可以更容易将其识别出来。其次,观察各个类型没有夹杂其他表现的症状,将有助于我们揭示这三种态度内在的不相容性。让我们回到民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的例子:如果想指出民主制度和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我们不会首先呈现一个既信仰某种民主理想,又暗中靠近法西斯主义的个体;我们更倾向于先从国家社会主义的著作和运动中了解法西斯主义思想,再把它们与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生活方式进行比较。这将使我们对这两种信仰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而帮助我们理解那些试图在两者之间达成妥协的个体和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