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分裂或道德受损

道德的分裂或道德受损

生活在未解决的冲突中,不仅会导致精力分散,还会导致道德本质上的分裂。所谓道德本质,也就是道德准则,是影响一个人与他人关系以及自我发展的所有情感、态度和行为。正如精力分散会造成浪费一样,道德的分裂导致患者丧失了一心一意的能力;换句话说,它损害了患者的道德完整性(integrity)。这种损害是由患者矛盾的观念,以及掩盖矛盾的企图所造成的。

不相容的道德观也存在于基本冲突中。尽管患者竭力使其协调,但它们仍然各行其是。然而,这意味着,患者没有也不可能认真对待这些道德观。理想化形象尽管包含了真实理想的元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伪装。对患者本人或未经训练的观察者来说,它就像伪造的支票一样难以辨别。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神经症患者可能真诚地相信他在追寻理想,会因为每一个失误而责备自己,让人觉得他兢兢业业、严于律己;或者,他会醉心于思考和谈论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尽管如此,我断言,患者并没有认真对待他的理想,也就是说,这些理想对他的生活没有约束力。当理想很容易实现或很有用的时候,他就会付诸行动,而一旦时过境迁,他便将它们抛在脑后。我们在讨论盲点现象和隔离现象时见过这样的例子。对于认真对待理想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如果这些理想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不可能轻易将其抛弃;不会像某些人那样,虽一再声称自己对某项事业无比忠诚,但一旦受到诱惑,他就会变成叛徒。

总而言之,道德完整性受损的表现就是真诚减少,自私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禅宗著作中,真诚意味着一心一意(wholeheartedness),这正是我们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即任何内心分裂的人都是不可能完全真诚的。

弟子:我听说当狮子抓捕猎物时,不管是野兔还是大象,它都会全力以赴,请告诉我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师父:真诚的精神(直接地说,就是不欺之力)。

所谓真诚,即不欺,意味着“献出一个人的全部”,确切地说,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行动”……毫无保留,没有伪装,没有浪费。当一个人这样生活时,他就是一头金毛雄狮,他就是男子气概、真诚和一心一意的象征,他就是一位圣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