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暴露自我

害怕暴露自我

另一种由神经症患者的防护结构带来的恐惧是害怕暴露自我。它的根源在于这种防护结构在发展和维护自身的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伪装。在后文谈论未解决的冲突对道德造成的损害时,我们将具体描述这些伪装。现在,我们只需指出,神经症患者想要在自己和他人面前表现得与真实的自我有所不同,他希望自己更和谐、更理性、更慷慨、更强大或更冷酷。很难说他是害怕在自己面前暴露,还是更害怕在他人面前暴露。在意识层面,他最关心的是别人,他越是把自己的恐惧外化,就越担心别人看穿他。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说,他对自己的看法并不重要;他可以从容地接受自己的缺点,只要别人还被蒙在鼓里就行。尽管事实上不可能,但他在意识层面就是这么想的,这也表明了外化的程度。

对暴露的恐惧可能表现为一种模糊的感觉,觉得自己在弄虚作假,或者对自己并不担心的某些特质变得牵挂起来。患者可能害怕自己不像别人认为的那样聪明、能干、有教养、有魅力,所以把这种恐惧转移到了那些并不能反映他性格的特质上。正如一位患者回忆道,在青少年时期,他一直担心自己在班上成绩第一是靠弄虚作假得来的。每次转学时,他都确信这次会被揭穿,即使他又拿了第一,这种恐惧依然存在。他感到非常困惑,却找不到原因。他无法洞察自己的问题,因为他的思路是错误的:他对暴露的恐惧与他的智力完全无关,只不过是被转移到了智力领域。实际上,这种恐惧与他无意识的伪装有关,他假装自己是一个不关心成绩的好学生,而事实上,他却有一种强烈的战胜别人的破坏性需要。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贴切的概括:患者害怕自己在弄虚作假,这种恐惧总是与某些客观因素有关,但通常不是他自己认为的那个。从症状上看,他最突出的表现是脸红或害羞。因为患者害怕被暴露的内容是一种无意识的伪装,所以,如果分析师注意到了患者害怕被暴露,而认定他有一些感到羞愧和隐藏的经历并试图寻找,那么他将犯下一个严重的错误。这位患者可能并没有隐瞒任何类似的事情。接下来,患者变得越来越害怕,觉得自己身上肯定有一些很坏的、在无意识中不愿被揭露的东西。这种情况有利于自我谴责式的反省,但不利于建设性的工作。他可能会详细讲述自己的风流韵事或破坏性冲动。但是,只要分析师没有意识到患者陷入了冲突,而他只是在分析其中的一个方面,患者对暴露的恐惧就会一直存在。

对神经症患者来说,任何一个意味着考验的情境都可能引发他对暴露的恐惧。这些情境包括:开始一份新工作、结交新的朋友、进入一所新学校、参加考试、出席社交场合,或是任何可能使他引人注目的活动,即使只是参与一场讨论。通常,患者在意识中认为的害怕失败实际上是害怕暴露,因此,成功并不能减轻这种恐惧。他只会觉得这一次他“挺了过来”,但是下一次呢?如果他失败了,他只会更加确信自己一直在弄虚作假,而且这一次原形毕露了。这种感觉会导致患者极度羞怯,尤其是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另一个后果是在面对他人的喜欢或欣赏时,患者会表现出过分的小心谨慎。他会有意或无意地想:“他们现在喜欢我,但如果他们真的了解我,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当然,这种恐惧是分析的一个部分,因为分析的明确目的就是“查明真相”。

每一种新的恐惧都需要一套新的防御措施。患者为防止暴露而采取的措施有两种相反的类型,如何使用则取决于患者的整个性格结构。一方面,患者倾向于回避任何类似考验的情境,如果无法回避,他就会谨言慎行,克制自我,并戴上一副让人看不透的面具。另一方面,患者在无意识中试图成为一个完美的造假者,无须害怕任何暴露。后一种态度并不仅仅是防御性的:口若悬河、自吹自擂也会被攻击型患者所用,以给他想利用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任何质疑他们的举动都会遭到狡猾的反击。在此,我指的是那些公然表现出施虐倾向的人,稍后我们将看到这一特质如何与患者的整个性格结构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