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

视而不见

神经症患者的实际行动与他的理想化形象可谓相距甚远,因此,我们不禁好奇为什么他自己对这一点毫无察觉。他不仅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对近在眼前的矛盾也视而不见。在这些最明显的矛盾中,这一盲点现象最先使我注意到冲突的存在及其相关问题。例如,有一位患者,他具有顺从型人格的所有特征,并认为自己像基督一样;但他曾随口告诉我,在员工会议上,他常常轻点拇指幻想对同事挨个射击。的确,这种毁灭性的渴望在当时是无意识的;但重点在于,这种被称为“玩耍”的射击,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基督形象。

另一位患者是科学家,他认为自己工作很认真,而且是这个领域的创新者。但是在发表研究成果时,他总是出于投机的目的,只提交那些给他带来最大利益的论文。他没有任何伪装的企图,只是同样“愉快地”遗忘了其中的矛盾。类似地,一个自认为善良又坦率的男人,他觉得从一个女孩那里拿钱花在另一个女孩身上,并没有什么问题。

很明显,在以上几个例子中,盲点的作用是使人意识不到潜在的冲突。令人惊讶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居然实现了,尤其是这些患者不仅聪明,而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果说我们都倾向于对不想看到的东西置之不理,这个解释肯定不充分。我们必须补充一点:我们对事物置之不理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我们有多大兴趣去这样做。总而言之,这种人为的盲点现象以简单直接的方式表明了,我们有多么厌恶承认内心的冲突。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得以忽视上述那些显而易见的矛盾呢?事实上,如果没有特定的条件,这确实是不可能的。条件之一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情绪体验极度麻木;而另一个条件是斯特雷克所指出的[1],我们过着划分隔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