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科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与体会

2)万科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与体会

万科做装配式住宅不是短期的功利推动,而是公司领导层坚定不移的长期战略目标。在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中,万科收获很多的经验、教训和体会。

1)装配式建筑是一项利国利民、绿色环保的建筑方式。

2)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制作、施工前置、质量优异等属性,对提高建筑质量、品质和效率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3)装配式建筑是安全可靠的,是经历了时间、环境及自然灾害考验过的。日本是地震的多发国家,日本的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很多都是装配式建筑,并经历了大地震的考验。

4)装配式建筑将大量现场施工转移到工厂制作,并形成了产业化工人专业施工,降低了现场施工的专业难度,改善了工人的施工作业环境及社会评价,大大降低了现场的施工人数。而对于劳动力越来越匮乏的建筑业来说,减少人工正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5)装配式建筑的关键之一是拆分设计。一个好的拆分设计会使得结构合理,施工方便,提高效率,造价经济,因此在设计初期选择设计院要做好考察,考察其相关的业绩,最好是结构与拆分设计一体化,即使不能做到一体化,也要由设计院寻找有经验的拆分设计院联合设计,这样会使得责任明确、对接方便、减少时间。

6)拆分设计需要前置。过去,一些设计院没有拆分设计的能力,在建筑、结构设计完成后将图样转交到拆分设计单位做拆分设计,结构设计时不考虑解拆分的要求,造成一些墙肢(尤其剪力墙结构)过短而无法拆分,需要二次调结构或调建筑方案而造成反复;或者建筑设计时建筑外观造型过于复杂,在制作构件时因工艺复杂而导致成本增加。这都说明拆分设计应在方案时就介入。

7)选择构件工厂时要选择口碑好的、经验相对丰富的、业绩好的厂家。在现阶段开发商经验不足的时候,往往依赖设计院、监理和构件厂的经验。一些大的构件厂通常会有自己的设计院(有些有设计能力但没有设计资质)或合作的设计院,他们的经验会弥补开发商的不足,他们也会参与拆分的审图,并对相关的材料提出意见和建议。

8)把预制构件厂作为工地现场的一个延伸,开发商应派遣驻厂监理到构件厂监督其生产过程,尤其要对内外叶墙的拉接件安装数量、锚固深度、保温接缝的连续性及其保障方案(避免出现保温不连续或接缝在振捣时分离而造成“冷桥”现象)等关键点进行监督,以确保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9)施工单位的吊装班组是控制安装质量的关键节点之一。吊装班组最好选择那些有过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经验的,或者虽无经验但受过专业培训过的队伍(关键岗位如班长、灌浆操作工等一定是有施工经验的)。有条件的话,应在吊装开始前进行现场吊装演练,并做好吊装前界面的检查(首层的界面检查尤其重要,与构件连接的钢筋的位置、数量、锚固长度等都是制约工期和质量的关键点,应做好相关的交底与过程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