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立模工艺?
2025年10月13日
103.什么是立模工艺?
立模工艺是用竖立的模具垂直浇筑成型的制作方法,一次生产一块或多块构件。立模工艺与平模工艺(普通固定模台工艺)的区别是:平模工艺构件是“躺着”浇筑的,而立模工艺构件是立着浇筑的。立模工艺有占地面积小、构件表面光洁、垂直脱模、不用翻转等优点。
立模有独立立模和集合式立模两种。
立着浇筑的柱子或侧立浇筑的楼梯板属于独立立模,见图3-29。
集合式立模(图3-30)是将多个构件并列组合在一起制作的生产工艺,可用来生产规格标准、形状规则、配筋简单的板式构件,如轻质混凝土空心墙板。
并列式组合模具由固定的模板、两面可移动模板组成。在固定模板和移动模板内壁之间是用来制造预制构件的空间。
上面介绍的是固定式生产工艺中的立模工艺。随着立模工艺的发展迭代,现在已经出现了一种流动式并列组合立模工艺,主要用来生产低层建筑和小型装配式建筑中的墙板构件。
流动并列式组合立模(见图3-31)可以通过轨道运输移送到各个工位,组装立模→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最后被运到养护窑集中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运到脱模区进行脱模,从而完成组合立模生产墙板的全过程。其主要优点是可以集中养护构件。流动式组合立模多应用在轻质隔墙板生产工艺中,工艺成熟、产量高、自动化程度较高。

图3-29 独立立模——楼梯模具

图3-30 固定集合式立模(内墙板生产用)

图3-31 流动集合式立模(内隔墙板生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