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采用柱梁结构体系存在哪些障碍
目前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好;另外一种说法是中国消费者不喜欢柱子和梁凸入到房间里面占用空间,这是最多的一种说法;第三种说法是中国消费者不喜欢轻体墙,实心墙在心理上更容易被接受。
笔者认为,这三种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或者没有定量科学分析支持的,是伪问题或者是过时的一种判断。
1)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比框剪结构好吗?
①从世界范围上看,高层或超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经历过大地震考验的案例基本没有。所以断言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要优于框架结构体系是没有道理的。
②从抗震实践上看,日本是对抗震研究最多的国家,但日本恰恰选用的柱梁结构这种柔性体系,他们可能会辅以剪力墙的核心筒或者框架剪力墙,但不会全部使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③从受力原理上看,剪力墙是靠自身的刚度来抵抗地震的侧向力,但刚性越大,其自重也越大,同时地震带来的侧向力也越大,因为地震的侧向力是与自重有关的。这就相当于说,剪力墙结构为了自己的强大反而招来了更强大的“敌人”。
④我国有的高层住宅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就是说底层有一部分是框架结构的(一般是为了底商所需要的大空间而设计),上面才全是剪力墙。我们都知道,抗震最重要的部位就是底层,而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底层恰恰是框架的。所以我国大量的高层建筑使用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事实本身就说明剪力墙的空间布置的适应性,也意味着框架或者框剪结构的抗震可靠性。所以说,第一种说法“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比框架结构好”是站不住脚的。
2)框架结构的柱梁凸入到房间里面,比剪力墙结构占用了更多的用户空间吗?
这是一个伪问题。
①剪力墙结构占用的空间比较少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把管线等都埋入到结构主体内部了,如果不把管线埋在结构主体内部的话,那么在剪力墙的外面必然要有一个管线架空层,而如果有了这么一个架空层,剪力墙占用的空间势必更大。而在发达国家,管线都是分离的。所以这是不在同一使用状态下的比较,得出来的结论自然也是不公平的。
②框架结构凸入房间在小柱网的情况下比较突出,现在的框架结构可以做成大柱网,9m或者12m以上,就不是大问题了。

图6-7 日本工地现场预制构件
③根据新颁布的《装标》,装配式建筑的四个系统之一就是推广全装修,如果一做全装修,那么即使还有部分的这种凸入情况存在,也完全可以用全装修的办法来加以弥补消除。
3)中国消费者不喜欢轻体墙,实心墙在心理上更容易被接受。
这种说法也是没有道理的。
①现在的剪力墙体系中也有大量的轻体墙,消费者也没说不接受。不可能到了框架体系中变得不接受了。
②国外有研发的双层轻体墙中,融合了保温、隔声等多项功能,只有在高档住宅上才会使用,不可能存在消费者不喜欢的道理。
③使用轻体墙,建筑物变轻了肯定是好事,消费者的接受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是现在来看,这种障碍已经不存在。
笔者讲了这么多不是为了强推柱梁结构体系,而是建议在明明知道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成本高,短时间内无法降下来的情况下,多一种思路,多一种选择,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之初,首先应当解构“住宅只能做剪力墙结构”的心理定式,通过综合的定量的分析对比,选择更安全、可靠、合理、经济的结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