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现浇混凝土质量和伸出受力钢筋的位置与长度正确?

161.如何确保现浇混凝土质量和伸出受力钢筋的位置与长度正确?

为确保现浇混凝土质量和伸出受力钢筋的位置与长度的准确,监理人员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检查混凝土进场时是否有相关材料(水泥、石子、砂子)出厂质量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及配合比。

2)混凝土浇筑时,监理人员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抽测,每台班不得少于4次,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调整;见证混凝土试压块的取料、制作(数量按规定和养护需要执行)、养护和送压。

3)旁站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工艺过程给予正确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施工单位纠正。

4)全数检查主控项目(包括外观质量的严重缺陷;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5)一般项目混凝土质量允许偏差用检测仪器和尺量等方法检查,柱、梁、板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三件。

6)对混凝土一般缺陷的修补,需经现场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并应针对缺陷的程度、处理措施和处理过程进行监控。

7)监理人员检查混凝土浇筑前钢筋定位,绑筋时规范预留外露钢筋长度,用胶塞固定钢筋位置,当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混凝土初凝前再次复检调整,也可要求施工单位采用预留外露筋套膜来保证长度,此类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完全可以避免。

8)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从拆模、清模、组(合)模、检尺、模板维护等环节进行把控,可有效控制此问题发生。墙板拆模时不能用“大锤砸”等暴力方式以避免模具变形;模板清理到位,保障合模尺寸。浇筑振捣后再次检查尺寸,确保质量合格。

9)定期对周转次数高的模板进行检查、维修,确保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合格。

10)安装前,检查连接构件的连接钢筋,钢筋的规格、长度、表面状况、轴心位置均应符合要求;检查预制构件内连接套筒灌浆腔、灌浆和排浆孔道中无异物存在;清除构件连接部位混凝土表面的异物和积水,必要时将干燥的混凝土结合面进行润湿;构件下方水平连接面要确保连通灌浆腔最小间隙;构件安装时,应保证所有连接钢筋插进套筒的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构件位置坐标正确后再固定。

11)注意灌浆部位预处理和密封质量。预制剪力墙、柱要用有密封功能的坐浆料或其他密封材料对构件拼缝连接面四周进行密封,必要时用木方、型钢等压在密封材料外做支撑;填塞密封材料时不得堵塞套筒下方进浆口;尺寸大的墙体连接面,采用密封砂浆做分仓隔断;在实际环境下做模拟灌浆试验,确认灌浆料能够充满整个灌浆连通腔和接头,在灌浆压力时构件四周密封可靠;对可能出现的漏浆、灌浆不畅等意外应做好处置预案。

12)预制梁连接钢筋部位安装全灌浆接头套筒,监理人员通过连接钢筋上标画的插入深度标记检查套筒位置正确性,确定套筒灌浆接头的灌浆和排浆孔端口超过套筒内壁最高处,两端密封圈位置正确、无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