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总说明包括
1)依据规范,按照建筑和结构设计要求和制作、运输、施工的条件,结合制作、施工
的便利性和成本因素,进行结构拆分设计。
2)设计拆分后的连接方式、连接节点、出筋长度、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方案等,确定连
接件材质和质量要求。
3)进行拆分后的构件设计,包括形状、尺寸、允许误差等。
4)对构件进行编号。构件有任何不同,编号都要有区别,每一类构件有唯一的编号。
5)设计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和施工安装阶段需要的脱模、翻转、吊运、安装、定位等吊点和临时支撑体系等,确定吊点和支撑位置,进行强度、裂缝和变形验算,设计预埋件及其锚固方式。
6)设计预制构件存放、运输的支承点位置,提出存放要求。
7)构件编号。构件有任何不同,都要通过编号区分。例如构件只有预埋件位置不同,其他所有地方都一样,也要在编号中区分,可以用横杠加序号的方法。
8)材料要求。
9)混凝土强度等级,当同样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样时,如底层柱子和上部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样,除在说明中说明外,还应在构件图中注明。
10)当构件不同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样时,如柱梁一体构件柱与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样,除在总说明中说明外,还应在构件图中注明。
11)夹心保温构件内外叶墙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样时,应当在构件图中说明。
12)须给出构件安装时必须达到的强度等级。
13)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方式时:须确定套筒类型、规格、材质,提出力学物理性能要求;提出选用与套筒适配的灌浆料的要求。
14)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浆锚搭接连接方式时,给出金属波纹管的材质要求。
15)当采用内模成孔浆锚搭接连接方式时,给出试验验证的要求。
16)提出选用与浆锚搭接适配的灌浆料的要求。
17)当后浇区钢筋采用机械套筒连接时:选择机械套筒类型,提出技术要求。
18)给出表面构件特别是清水混凝土构件钢筋间隔件的材质要求,不能用金属间隔件。
19)对于钢筋伸入支座锚固长度不够的构件,确定机械锚固类型,给出材质要求。
20)给出预埋螺母、预埋螺栓、预埋吊点等预埋件的材质和规格要求。
21)给出预留孔洞金属衬管的材质要求。
22)确定拉结件类型,给出材质要求和试验验证要求。
23)给出夹心保温构件保温材料的要求。
24)如果设计有粘在预制构件上的橡胶条,给出材质要求。
25)对反打石材、瓷砖提出材质要求。
26)对反打石材的隔离剂、不锈钢挂钩提出材质和物理力学性能要求。
27)给出电器埋设管线及防雷引下线等材料的要求。
28)给出构件拆模需要达到的强度。
29)给出构件安装需要达到的强度。
30)给出构件质量检查、堆放和运输支承点位置与方式。
31)给出构件安装后临时支承的位置、方式,给出临时支撑可以拆除的条件或时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