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铜套的铰削工艺

1.3 铜套的铰削工艺

在机加工中,常会遇到铰孔加工。铰孔是普遍应用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因为铰刀的齿数较多,导向性能好,心部的直径大,刀具的刚性好,加工余量较小,切屑的厚度较薄。连杆铜套内孔表面磨损后,生产中大多数采用铰削或镗削办法将孔径加大,消除内孔表面的圆度、圆柱度偏差及刮伤等缺陷,再配以加大外径的活塞销。

(1)手工铰削的方法 手工铰削连杆铜套的方法,是将铰刀固定在台虎钳上,用两手将连杆端平,套在铰刀上拧动铰削。每次铰削量不大于0.03mm,过大会产生圆度偏差。每调整一次铰刀,都要在铜套的两个方向各铰一次。连杆更换新铜套的铰削,应在连杆变形检查和校正后进行。

(2)铰削应注意的事项

1)铰刀装卡要正,使操作者在铰孔时,对铰刀的垂直方向有一个正确的视觉和标志。

2)铰刀的中心要与孔的中心尽量保持重合,不得歪斜。

3)在手工铰削过程中,两手用力要平衡,旋转连杆的速度要均匀,不得摇摆,以保持铰削稳定性。

4)铰削进刀时,不要猛力压连杆,要随着铜套的旋转轻轻加压于连杆,使铰刀缓慢地引进孔内并均匀地进给,以保持良好的内孔表面粗糙度。

5)在铰削过程中,铰刀被卡住时,不要猛力扳动旋转连杆,以防止铰刀折断,而是应该将铜套退出,清除切屑,检查铰刀是否崩刃。如果有轻微磨损或崩刃,可进行研磨,再涂上润滑油继续进行铰削加工。

6)注意变换铰刀每次停歇的位置,以消除铰刀常在同一处停歇所造成的振痕。

(3)铰削后的检查

1)内径尺寸应满足与活塞销配合间隙的要求,一般间隙为0.02~0.04mm,圆度和圆柱度偏差<0.005mm。

2)内孔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

3)铜套中心轴线与连杆大端孔中心轴线的平行度在100mm上<0.0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