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出油阀副的修复工艺过程
1.修前检查
(1)清洗 将待修的出油阀副用柴油浸泡,并彻底清洗干净。
(2)检查分类 将锈蚀严重,局部金属剥落和有裂纹的出油阀和阀座挑出来不予修复。
2.出油阀的修复(利用研磨套研磨修复)
(1)清洗 操作同7.2.1节。
(2)分组 每一尺寸组的出油阀直径差不得超过0.005mm。
(3)研磨出油阀密封部分 先将出油阀固定在机床夹头内,然后开动机床,用磨石或砂轮轻轻磨光密封锥面,此时机床主轴的转速为250~500r/min。磨后表面不得有划痕、斑点和锈蚀痕迹,最后将出油阀洗净。
(4)粗研导向面 将出油阀牢固地装在机床主轴夹头内,并在出油阀上涂一薄层M7研磨膏。将研磨套套在出油阀上,开动机床,前后移动研磨套,双行程数为30~40次/min。
(5)精研圆柱表面 用M1~M3氧化铝或氧化铬研磨膏研磨,规范同前。研磨后出油阀导向面和减压环带表面应呈镜面,没有无光泽的斑点和前道工序遗留下来的加工痕迹。
3.出油阀座的修复(利用研磨套研磨修复)
(1)清洗 操作同前。
(2)分组 将可修复的出油阀座按尺寸分组,每一组的零件,按其未磨损孔径尺寸差不超过0.005mm。
(3)粗研 把研磨杆装卡在研磨机上,在研磨杆上装上研磨套,并测量调整其与出油阀座孔相应的直径。主轴转速250~500r/min,双行程数30~40次/min。
粗研用M20氧化铝研磨膏,细研用M7氧化铝研磨膏,精研用M1~M3氧化铝研磨膏。精研后的座孔表面应是镜面,没有无光泽的斑点和前道工序留下的加工痕迹。圆柱度偏差<0.002mm,圆度偏差<0.001mm。
在研磨平台上涂一薄层研磨膏。研磨出油阀座端面时先用M7氧化铝研磨膏粗研,然后用M3氧化铝研磨膏精研。在更换研磨膏时,应将平台和出油阀座清洗干净。研磨时应经常改变研磨方向,研磨位置要互相交替。
出油阀座粗研后,其端面上不得有擦伤和划痕。精研后的端面粗糙度应与标准零件相符。
(4)分组 清洗后按直径0.001mm尺寸差分组、涂油,放在零件箱内。
4.出油阀副的修复
(1)清洗 将已修复和分组的出油阀与阀座用过滤的柴油清洗干净。
(2)插配 按分组的出油阀与阀座互相插配,若能将出油阀插入出油阀座内1/3~1/2时,即可成副放在一起。
(3)互研出油阀与阀座的圆柱表面
1)将出油阀固定在机床夹头上并找正,在其上涂一薄层M1氧化铝研磨膏。
2)将夹好的阀座套在出油阀上。机床主轴转速为250~500r/min。在出油阀座全长进入出油阀时,应立即停止研磨。清洗后出油阀应能无阻地进入阀座内,将出油阀从阀座内抽出其长度的1/2与阀座垂直时,或出油阀转动任何位置,均能靠本身重量无阻地落到底部。
(4)互研出油阀与阀座的密封锥面 其方法与互研阀和阀座的圆柱表面工序相同。
(5)用经过过滤的柴油彻底洗净出油阀与阀座 互研后用手堵住出油阀座下端,将出油阀浸润柴油后插入座孔中,同时按下出油阀到减压环带部位,如果没有气泡冒出,把手松开时,出油阀能自然浮起,露出减压环带,则可进行严密性试验。若不能浮起或有明显的气泡冒出,则应重新研磨。
(6)检查严密性
1)用过滤的柴油洗净出油阀副,将其装入试验器内。试验每组出油阀副之前,应将试验器仔细洗净,并充满过滤的柴油,检查仪器本身的严密性。
2)将试验器压力增加到20MPa进行严密性试验,记取压力表压力降落的情况(试验用油的粘度为恩氏1.3,温度为20℃,密封锥面的压力下降在1min内不超过2MPa,减压环带压力从18MPa下降到2MPa时,时间不少于3s。试验减压环带时须在锥面座口之间顶起0.2~0.5mm的间隙,使之不密封。允许用0.5~0.6MPa空气压力试验阀与阀座锥面的严密性,在5min内不应有气泡从油中冒出。
(7)配组包装 将检查合格的出油阀副洗干净,按表7-5所示的严密性进行分组,然后涂油包装。
表7-5 出油阀副严密性分组 (单位: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