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5  修复实例:曲轴的镀铁修复

5.3.5 修复实例曲轴的镀铁修复

1.镀前准备

1)去除污物及附件。用汽油、煤油或柴油清洗表面和油道中的油污。

2)镀前检查及分组编号。有裂纹和严重缺陷的曲轴报废;弯曲时校直、烧瓦和有严重沟痕时应磨削,然后按尺寸等级分组编号。

3)除锈。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对轴颈表面除锈,达到表面初步清洁。

4)绝缘

① 将需镀轴颈用塑料带包扎,用不同颜色的硝基磁漆交替刷涂不镀部位,刷涂3~4层,尖端棱角处用塑料辅助贴敷,待至干后修整轴颈圆角,去掉需镀部位的包裹。

② 不镀部位用过氯乙烯清漆涂两遍,并用塑料布全面贴敷。需镀的轴颈部位也要涂一层漆,起到保护作用,待全干后施镀之前进行修整轴颈圆角,去掉需镀部位的漆皮。

5)装挂。多采用立镀,也可采用横镀(曲轴旋转),挂具与轴端用螺栓固定,小曲轴用连接套把两根或多根曲轴连为一挂。油孔不必堵塞。

2.镀前处理

1)电石浆除油。工件需镀表面用电石浆刷洗至全部布满湿润水膜为止。

2)清水冲洗。注意把电石浆冲净,避免有微小的电石渣吸附在工件表面上。

3)硫酸阳极刻蚀。在30%的硫酸溶液中,工件为阳极,铅板为阴极。阳极电流密度为40~50A/dm2,通直流电3~5min,球铁曲轴呈无光泽的灰色,碳钢轴呈无光泽的灰白色为合格。刻蚀后断电出槽,以免产生火花,影响刻蚀质量。

4)冲洗。用流水冲净硫酸,油孔和离心油腔处的冲洗要更加注意。

3.镀铁

被镀曲轴与阳极的配置要有利于电力线的均匀分布。立镀时,采用窄条形阳极,阳极面积为阴极面积的2~2.5倍。阴、阳极距离为30~40mm。

(1)直流镀曲轴 起镀:电流密度1A/dm2,5min。过镀:在15~20min内逐渐把电流升至正常选定值。

正常镀电流密度选用20~25A/dm2。可按通电1A·h/dm2、沉积镀层为0.01mm(直径方向)计算电镀时间。

(2)交—直流镀曲轴 零件下槽浸蚀1~2min。起镀正半波电流10A/dm2,负半波电流8~9A/dm2,时间5min。

过镀过程是用15min时间把负半波电流降至为正半波电流的1/8,即1.25A/dm2

直流镀是当过镀阶段结束后,要立即转入直流镀阶段,电流密度为20A/dm2。在电镀过程中,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电流也有所增值,但电流密度不应超过25A/dm2

电镀时间按1A·h/dm2,镀层沉积为0.01mm计算。

4.镀后处理

1)镀后出槽用冷水冲洗。

2)拆除挂具,用电石浆或在碱液槽内中和处理0.5~1h,取出后再用水冲洗和吹干。

3)测量尺寸。尺寸不足时可重新刻蚀重镀。

4)镀后磨削,涂油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