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1  确定零件各损坏部位的修复方案

9.2.1 确定零件各损坏部位的修复方案

在修复零件时,合理地选择修复工艺,是提高修复质量、降低修复成本、加快修理进度的有效措施。所以,在制订零件修复工艺规程时,首先要按零件各损坏部位的情况和修复工艺的适用范围以及上述工艺选择的原则,确定采用合理的修复方案。确定零件修复方案的步骤如下:

1)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待修复机械零件的操作形式、损坏部位及程度;机械零件的材质、热处理、物理力学性能和技术条件;零件在机械上的功能和工作条件。

2)明确零件修复的技术要求。

3)根据本单位的修复工艺装备状况、技术水平和经验选择修复工艺的基本原则,对待修零件的各个损伤部位选择相应的修复工艺。如果待修零件只有一个损伤部位,则到此就完成了修复工艺的选择过程。

4)全面权衡整个零件各损伤部位的修复工艺方案。一个需全面修复的机械零件往往同时存在多处损伤,且各部位的损伤程度不一,在确定机械零件各单个损伤的修复工艺之后,就应当加以综合权衡,确定其全面修复的方案。为此,必须按照下述原则合并某些部位的修复工艺:①同一性原则;②避免各修复工艺之间的相互不良影响(如热影响);③尽量采用简便而又能保证质量的工艺。

5)择优确定一个修复工艺方案。当待修零件的全面修复工艺方案有多个时,根据零件各损坏部位的情况和修复工艺的适用范围,以及修复工艺选择的原则,择优选定其中一个方案作为最后采纳的方案。